山友户外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655|回复: 73

走过晨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14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走过晨昏 <BR> ------无法忘记此行的感动,无法拒绝队友的希望,愿此文能表达心情之万一。   <BR>  <BR> 不曾如此感动于景物和情感。 <BR>  <BR> 一、卡子栋迷雾 <BR> 我们用了近两小时,终于从卡子栋的浓云迷雾中穿了出来!  <BR>  <BR> 山野的空气无比清新,惠风和畅,虫鸟低吟,一切显得和谐而宁静。然而却不易在这匆匆选就的营地睡个好觉,地面凹凸不平。凌晨3:30醒来,起身静坐,倾听来自天际的声音。队伍经过一日半烈日、陡峭山路、湿滑溪谷、浓雾、大风、雷雨、荆棘、负重的轮番折磨,终于来到卡子栋和T型路口之间一片山脊上的小小谷地,整体来讲,队伍已显出疲态,照目前的行进速度,完成原计划看来是不可能的。  <BR>  <BR> 和天野商量后决定,由我和大闸蟹、村长三人先行,决心完成计划。天野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我的帐篷、绳子和气罐,而他在前一日最后的爬高中已有些疲劳,今日后队只剩下他和carabao两位领队,可是路还很漫长。由于预计急行会增加耗水量,跟水还有富余的落叶讨了些水,晚风又送给我一瓶葡萄糖水,三人便赶紧上路了。  <BR>  <BR> “走这边!”村长“嗖”的一声蹿向右前方,他在矮树丛中发现了一条十分不明显的小路。从这时起,村长几乎一直把我们带到卡子栋。前两日,村长一直在队伍后面收队,大闸蟹、天野、水牛(carabao)和我则基本上走在最前面,所以,前两日大闸蟹、天野最累。大闸蟹常常用他春节特意从老家带来的猎刀劈开拦路的树枝、刺藤,为身后的队友在浓密的树林、灌木丛、高矮不一的竹林、齐人高的草丛中开出一条小路,小鱼第一次跟我们探路时就说:别人爬山是腿累,可大闸蟹爬山是手最累!天野则擅长登高指路,利用孤立高耸的树木、突起的小高地,爬上树梢或登上高地看清地形,避开危险、困难路段。水牛精心准备了GPS地图和数据,事实证明他的数据相当准确,在前两天能见度极低时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等大家都走过了,村长再大摇大摆走过来的时候,路已经比较好走啦,村长得以保存的体力,这时以敏锐的方向感及辨路能力释放出来。我们打趣说:“体力最好的人通常判断也最准确。”放心地跟在村长后面。其实村长的野外方向感早已得到验证,这时是想过过探路的瘾,我们当然不能跟他抢啦。  <BR>  <BR> 其实很多时候都没有路,虽然再小再隐蔽再曲折的小小的路的痕迹也没能逃过村长的眼睛,我们还是被一条长满灌木、竹林的山谷挡住了去路。对面是长着矮草的漫长的上坡,对我们来说是可以任意走的。山谷里分布着齐人高的灌木、细叶竹林、阔叶竹林(未曾确认这些植物的名字,我们在山上光是竹林就见了三种),以及缠绕在这些植物上的藤类,这些藤类植物是最讨厌的,它们会时不时缠住我们的脚、挂住我们的包、刺破我们的手、划破我们的裤子。面对这样的山谷,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线路通过。  <BR>  <BR> 顺便讲一讲莲花山脉的地形特征。莲花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连绵直线距离也有百公里之遥。而西北-东南方向则较狭窄,不会超过一日的行程。我们春节期间已经在线路北侧的两个主要山谷进行了探路。千米左右山峰经常是云雾缭绕,天气可一日数变。植被的垂直分布和深圳的梧桐山、七娘山等类似,上到山脊之后相对较为好走。山脊上的植被有几种情况:矮草,矮灌木,矮竹林,胸以下灌木、竹林,过顶灌木、竹林。高过大腿的灌木丛就会相当难走,高过胸部的几乎就是无法行走。  <BR>  <BR> 我们的择路原则是,首先判明大方向,确定穿过植被后应当到达的位置,尽量找到高处明显物体做参照物定位,在进入植被前,先确定穿行线路,尽量缩短需要穿过的灌木丛距离,尽量避开过顶的植被,避开陡峭地形。村长略一观察即选定了线路,和我们简单商量了几句即当先向右下方齐人高的灌木丛扑去。  <BR>  <BR> 我们确实是扑过去的,不带半分犹豫,向着那一带浓密的植被切入。我们深知时间紧迫,不知道后面还要穿过多少这样的灌木丛。最害怕的正是这样的开路,如果有一半这样的路况,那么可以肯定是不能完成计划的。现在才刚刚爬过第一个小山头,前途未卜,必须抓紧时间!三个人抱着同样的念头,迅速移动着,几乎没有一句废话,我想此刻,大家心中的热情早已和大山融为一体。“他奶奶的!”我咒骂着,把缠绕的荆棘踩下脚底,心里却分明有几分欣喜。我喜欢这行进在山野里舒畅的感觉。喜欢这种身体迅速地移动着,而心情却无比宁静着的感觉。草木皆有情,作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一部分,人们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自然是不过份的。阳光透过枝条射来,反弹的树枝发出啪啪的声音,而阵阵凉爽的风,和着草木的清香,仿佛直吹入了心里。  <BR>  <BR> 一般情况下,特纵不喜欢请向导,自己确定方向以及寻找道路,正是我们看重的基本能力,也是我们享受的乐趣之一。不过此时此地,就算有向导,也是无路可走。水牛和GPS一起,都留在了后队,我们手里只有半张A4大小的地图,刚好够数清等高线,还有三个指南针。这是真正的开路了。还好,现在视界良好,山脊走向较易判断,毕竟左右方向一目了然,左惠东、右海丰,翠绿的白盆珠水库,蔚蓝的大海,历历在目。我甚至懒得拿出地图确定位置,想当然地以为前面山头后面的高峰就是卡子栋。眼前需要对付的是这浓密的灌木丛。虽然在高处已选好了最佳路线,可是走进林子才会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村长不停地改变方向以绕过实在无法分开的灌木丛。忽左忽右,有时甚至得调头爬坡,有时侯需要跃过几块掩藏在树丛中的大石头,脚下常常看不清楚,一脚下去却是个坑,顺势一歪卸掉惯性,嘿嘿,没那么容易就崴了脚。藤条多数都用踩到脚底的办法对付,有村长在前面,我们就好受多了。方向感不好的人这样在林子里绕几个弯就会迷向,村长自然不在此列。潜在的伤害是蛇虫、灰尘等。蛇不但可能出现在脚下,也可能出现在树上,上次探路就劈死了一条盘在齐胸高竹子上的蛇。毛虫、灰尘等常引起皮肤过敏,尤其是雨天,被枝叶上落下来的雨水浸泡,时间一长十分容易过敏。所以,进行这样的穿越,必须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走得越快,越是要集中注意力。  <BR>  <BR> 终于穿过了谷底的小溪,穿过了一片阔叶的竹林。踏上浅草山坡的时候,轻轻松了口气。回头看看来路,刚踏过的竹林隐约还有一些痕迹,可是那片浓密的灌木丛,却仍然看不到丝毫有人走过的样子,不禁有些担心背着全副装备的后队,他们将选择怎样的路径通过呢?快要爬到坡顶的时候,呼到了后队,对讲机里传来水牛清晰的声音,乐观地跟水牛说估计还有半小时就能到卡子栋了。回头望去,大闸蟹能看到后队蚂蚁般大小的身影。我尝试着告诉后队我们走过的线路,不久就放弃了努力,只怕这样空对空的指路,反搅乱了天野和水牛的判断。  <BR>  <BR> 根据地形变化,我们没有登顶眼前的山峰,而是选择了横切。当绕过山峰,才发现别有洞天,卡子栋仍远远地矗立在左前方。这时大闸蟹的直觉开始发挥作用,力主从对面两个小山头之间的鞍部穿过去而不走山脊,我认为相差不大,如果对面鞍部有路自然最好,如果到了鞍部没路再上山脊也不是难事。于是大闸蟹一马当先,跳下大石,迅速穿过了前面的阔叶竹林,果然在鞍部发现小路。只是这小路来得突然,去得也突然,走不多远,小路突然就消失了,不过村长左右一绕,很快就找到踪迹,于是又由村长带路,向卡子栋方向快速挺进。从发现小路开始,我们注意给后队留下路标,一般是用树枝,折断一些小枝条,看到醒目的石头就刻上两个字母。  <BR>  <BR> 虽然只是隐隐约约的小路,仍然使我们的速度提高不少,加上小路穿行于山头之间,比较平缓,踩着柔软的浅草,这一段路走得十分畅快。不久来到一条横跨山脊的古道,我们向左尝试绕过前面的山头,走了不远发现无法绕过,这条古道应该是连接惠东和海丰的,不过应当很久没人走了,铺路的青石相当湿滑。后来后队就是顺着这条古道穿到稠树村,据说这条小路非常漂亮。  <BR>  <BR> 这回我们真的到了卡子栋前,高高地立在前面看得很清楚,于是我又在对讲机里跟水牛吹牛说再过40分钟能到顶。三个人都松懈下来,休息、看地图,磨蹭了大约半小时。估计你想不到村长也会吹牛,可是村长刚吹完牛就犯了个小错误,打算把我们往深沟里带。我们看看不对劲,就坚持退回了右手边的山头,可惜这时云涌上来了,我们被笼罩在厚厚的云层里,能见度只有几十米。四周白茫茫一片,根本无法判断山脊走向,碰到这样的情况,再好的方向感也不敢乱走,越走只会越乱。好在我们刚看过地图,知道自己在地图上的大致位置。我们只好向这个小山头的最高点移动,打算等待云层散开,我们想,哪怕只有两秒钟,也足够我们判断走向了。这时眼力好的大闸蟹发现前面草丛里有一头动物,定睛一看,看不清是鹿还是羊,蹦跳着很快就隐藏在草丛里。大闸蟹根据它蹦跳的姿势认为是只鹿。  <BR>  <BR> 云海散去一角,卡子栋隐约可见,只持续了十几秒钟,但是足够了,我们赶紧把前面的地形记在脑子里,拿出地图和指南针确定方位。爬过一个小山头,又来到一个山顶有巨石的山头,只记得卡子栋在左前方,但此时已换了方位,不敢仅仅凭那十几秒的印象乱走。地图比例尺不够大,无法靠几十米半径视界范围内的地貌准确判断我们在图上的位置,因此按图行走也不可能。这时候不由得十分想念水牛和他的GPS。在第一天的穿越中,水牛的GPS两次发挥了作用,在第二天,GPS简直就充当了向导的角色。  <BR>  <BR> 回想第一日,下午4:00左右,村长探索确认的小路早已走到尽头,现在大闸蟹和天野在前开路。大闸蟹不时挥舞着他的猎刀,而天野则不断左右上下观察着,队伍在密林中穿行。GPS上显示地图上可能的小路在前方1百多米的地方,这条小路就是我们的希望,也是我们设定行进路线的依据,因此它显得很重要,每隔几分钟,我都会跟水牛确认一下我们是否走偏,因为密林里不可能走直线,总是要找间隙较大的地方行走。100多米,听起来似乎不值一提,可惜这一百多米指的是直线距离。茂密的竹林遮天蔽日,我们只好沿着一条小溪走,GPS显示,我们偏向了右側。在林间一小块开阔地休息的时候,天野爬上了右侧一个几十米高的小山头,看清地形后下来告诉大家,沿小溪上行可以到达山脊,途中没有悬崖绝壁等明显障碍。小溪非常湿滑且越来越陡,当终于来到山脊的时候,看看水牛的GPS,与预期的小路重合了!这是GPS第一次发挥作用,虽然这一次没有GPS可能我们也会选择同样的走法,但是接下来的第二次,没有GPS就寸步难行了!那是我们到达白马山附近山脊的时候,云雾涌上来了,同样也是只有几十米的能见度,同样是完全陌生的地形,而且已是黄昏,天色越来越暗。凭经验或地图都寸步难行,水牛端着GPS,把我们带上了一条错误的山脊,不过没多久就发现错误,又把我们带回了正确的山脊,并且幸运地发现了一处避风兼有水源的理想营地。而第二日一早,山脊上仍然是云雾缭绕,这一回水牛用GPS带着我们走了很长一段路,并且一直正确地把我们带到了上次探路的交叉点。  <BR>  <BR> 可是现在水牛正和天野一起带领后队行进,我们只好再一次无奈地坐在最高点等待,再次希望云雾散去。可是这一次云雾却久久没有散去。我们一遍一遍地看地图,总结地形特征并牢牢记在脑子里。根据我们在卡子栋偏东南的位置看,附近的三条山脊正好组成一个“个”字形,我们可能处在“个”字的一撇近顶点的地方。看看时间实在不能再等下去了,我们决定出发。当时考虑了两种走法:1、找到“个”字顶点,并沿着那一捺走下去,这是上策;2、向东北登顶卡子栋,然后向东一直走最左侧山脊,这是下策。  <BR>  <BR> 于是我们顺着北面的山脊走下去,不久又上到一个小山头,我们觉得应该靠近了“个”字的顶点。正犹豫着,村长发现右侧向东方向有条小路,有路总是令人兴奋的,我们决定赌一赌,顺着小路走。行不多远,小路渐渐隐没在竹林里,右侧是陡峭的山谷,我们紧抓细竹,坚决穿了过去。来到另一条山脊,右侧山脊比较快地朝东偏南的方向下降,左侧是不高的山头,右前方有几块大石,仍然是云雾紧锁,眼前能看到的就这么多了。右侧下降的山脊方向比预计方向偏向了南方,但此时的能见度看不到北面是否还有山脊,而且小路似乎也顺着这条山脊下去了,这条山脊会不会拐个弯又朝向正东呢,我们抱着侥幸心理顺着小路走了下去。可是走不远小路又消失了,而且山脊没有转向且越来越陡地下降,我们觉得不对,又退了回来。我们定了定神,决定先向北横切一段,看看是否能发现别的山脊。作了一段有点艰难的横切,觉得东北方向似乎有条山脊。我们再定了定神,觉得可能性很大,于是决定坚决沿东北方向的山脊走下去,如果走错,则时间肯定不够我们完成原计划,那就开路下山、打道回府!  <BR>  <BR> 云雾仍然很浓,而且竹林过顶,眼前除了竹子什么也看不见,我们只好凭着判断左右的高低严格走山脊。好不容易看到了一块比竹林高的大石头,我们赶紧爬了上去。看好大致方向后,三个人配合着走直线。大闸蟹朝着视界内既定目标先行,村长和我站在大石上帮他看方向,然后我们再分别跟上去。海拔高度迅速降低,走着走着忽然眼前一亮,视野开阔了许多,原来我们接近了云层底部,急速向亮堂的地方蹿去。终于,阔别多时的清净视野倏地回到眼前,连绵的山脊正在面前,左边是早已探过的熟悉的山谷,此时已不用地图指南针就能判断,这正是我们苦苦寻找的山脊。我们用了近两小时,终于从卡子栋的浓云迷雾中穿了出来!  <BR>  <BR> 二、卡子栋与莲峰之间 <BR>  <BR> 再次找到山脊小路的时候仿佛踏上了高速公路,春风得意马蹄轻,简直就是走得心旷神怡,仿佛回到了飞毛腿拉练场。三人谈笑自若,绝尘而去。不过太阳没遮拦地晒在我们身上,很快发挥出了它的威力,我们的耗水量开始上升,而且渐渐变得喜欢脚下的小路而不愿再踏上山脊的草丛。小路变成了青石板路,缓缓地绕着山腰向山下延伸,直到隐藏在远远一道山梁的后面。我们经不起这道山梁后面有路上山这个念头的诱惑,打算顺着宽敞好走的石板路绕过山梁去看看。越走越热了,终于绕过山梁的时候,却失望地发现,从这边上山更加困难。石板路直通向山脚,继续引诱着我们。此时它确实对我们很有吸引力,尤其是想到必须退回一段上坡路的时候。留意路口是我们的习惯,下来的时候已看好了上山的路,我们打算返回到那个路口。回到一片小树林休息,大闸蟹决定到山涧里补水,我和村长在树阴里闲聊。村长其实是善言而热情的人,只是他可能不太同意常人的沟通方式而且似乎把压力留给了自己,和村长、多衣边走边聊是记忆里难得的乐事之一。不知怎么想起人们的表里不一这个话题,村长没怎么答话,他似乎一时也找不到切入点,而我则独自想着心事。  <BR>  <BR> 大闸蟹很快就回来了,不但灌满了他的水袋,还给村长和我各带了一瓶水,大闸蟹总是劲头十足的样子。我们虽然折了几分锐气,不过还是很快来到了山脊上。这一段山脊基本上是浅草,视野又变得雾蒙蒙的,不过毕竟还在云层下面,能够看清山脊走向。我们走得较快,不久来到一个高地,发现我们错误地选择了右边的山脊,应该沿着左边的山脊走,是我大意了。向前远眺,莲峰笼罩在一片云海之中。估计了一下每小时应当到达的位置,觉得有希望在6:00左右到达莲峰,因为知道莲峰顶有大路,所以此时下了完成计划的决心。现在没办法,只好切回左边山脊啦,又是一系列的判断。最终我们顺着动物的饮水道找到一处水源,洗洗汗泥又补充了一些水备用,还算顺利地回到了左边山脊。  <BR>  <BR> 接下来是连绵的上坡路。断断续续的羊肠小道不断给着我们希望,高一脚、低一脚地踩过厚厚的灯心草带,穿过高矮不一的灌木竹林,我们不断爬高,终于又爬进了云雾之中,此时约下午四点,云层里天黑约七点,云层外天黑约七点半,我们的时间并不充裕,考验再一次来临。  <BR>  <BR> 三、莲峰迷雾 <BR> 大山似乎想好了要作弄我们,要用它的壮美给我们突然一击,以彻底击穿我们的想象力。 <BR> 当我们终于踏上峰顶的时候,没有半分豪迈的感觉...... <BR>  <BR> 云海里的摸索难度倍增,我们一开始就毫不犹豫地走错了路,辛辛苦苦开路上到高处却发现前面是个陡坡。低比例地图是没有办法对付这种小地形的,就算装到GPS里也不行。借着云雾散开的一刹那总算看清了地形,还好只是个小山,原路退回!似乎是受到云层的滋养,这里的草木反比低处山脊茂密得多,我们再也不能迈开大步了。常常要探索一番才能决定最后的走向,每个错误的决定都有可能耗费我们大量的精力。我和村长的手臂上都留下了纵横交错的划痕,当然,并不深。大闸蟹穿着长袖,看不到划痕,不过可以看到他的裤子已经大大地开了裆!我的裤子双膝都已挂破,露着两个膝盖很通风。云雾匆匆地在眼前掠过,象连绵不断的流水,没完没了的一片白茫茫。风声夹杂着树木草丛枝叶摇曳的声音便构成了这一片天地的基调。似乎是单调的,但是这单调中却隐藏了惊人的美丽,大山似乎想好了要作弄我们,要用它的壮美给我们突然一击,以彻底击穿我们的想象力。  <BR>  <BR> 大约在下午五点半左右,我们到达了莲峰附近,随着海拔的继续升高,云雾越发浓密起来,除了身边十几米到几十米范围内的景物,便是白色的迷雾,混不知前面将面对什么。因为一个多小时以来一直走在云雾中,所以也不能准确判断我们在地图上的位置,只知道已经迫近了莲峰。我们在一处高地停下来休息,边吃东西边看地图,设想着前面的地形。就在我低头收好包,准备出发的时候,抬起头来一看,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每每自以为颇有定力,此时也不由得有些怀疑。就在我们面前一两百米的地方,突然出现了一座尖尖耸立的高山,黑黢黢地仿佛直向我们迫来,大闸蟹和村长齐声惊叹,惊呼未毕,山峰的左恻后,忽然又现出一座更高更尖的山峰,高了何只一倍!不知你是否能想象那样的场景,也许就象一个人走荒僻夜路的时候突然在你面前冒出个人来。连续的冲击让我们目瞪口呆,一屁股坐下来,忘情而贪婪地看着眼前的风云变换。  <BR>  <BR> 长久以来,我总是认为岭南不看山。岭南的山峦树木往往没有好的线条。不要说没有北方山岳挺拔的气势,甚至连圆润舒适的轮廓也很少见。山不高且线条杂乱,林间树木也很少能见到北方树木伟岸的架势,四处灌木疯长,荆棘蔓延,行走其间,十分不便。四季几乎没有多少色彩变换。峡谷里往往不期而遇的扑鼻的湿气也让人生厌。岭南的山实在是少了几分错落有致的节奏美。而且岭南并无大山,走上山脊就可清楚见到山下的田野村庄,想自我陶醉一番都难。也许我并没有改变看法,可是眼前的景物却让我由衷地发出赞叹。左边被树林挡住了视线,越过树梢只能看见一抹一抹亮色的残云。云雾很快向西北退去,山峦在我们的四周依次显现,近在咫尺的莲峰的两座尖峰在给了我们强烈的震撼之后向左右展开,顶峰刀削般尖耸。右前方远处大银屏山的断崖仍然显得很高,面朝着我们,断岩后的山脉则平缓地向远处延伸。右边近处有矮小的山头,远处隐约可见傍晚的村庄,更远处的大海笼在薄雾的后面。身后是走过的山脊,回头望去显得那么漫长,逶迤如蛇行,一直延伸到卡子栋。巍峨的卡子栋向两翼展开,阻断了我们的视线,也隔断了傍晚的阳光,只把它灰暗的背影投射在身后的山川,看得到那暗影里山岳的轮廓,而残留谷间的淡色的薄云把他们衬得更加清楚。  <BR>  <BR> 眼前的风景雄浑而动人,然而感动我们的应当并不是这静态的美,我想任一处迷雾和壮丽的山景都不足以让我们由心底发出惊叹,可是由迷雾到山景的顷刻转换,却给了我们强烈的冲击,乃至不由得有些感动,这种感动又转化为脱口而出的感叹。自然的转变显示了他强大的力量和美感,此时此地,人在这苍茫的天地间显得渺小如蝼蚁,不由感到人们仅存心底的些许私欲,直如那屡屡细风呻吟般飘渺而短暂,何能将人羁绊。是的,我想正是这动态的美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不曾有过的感动将印记此生。 <BR>  <BR> 记得矛盾先生曾说风景因人的活动而美,他说的是八路军。八路军自然是美的,我总觉得八路军的美是一种感人至深的悲壮的美。也许山野无法因我们三人周末的健身活动而变得更美,假使有一个旁观者,我们在这里的出现,在他的眼里不知是对风景的装点抑或是破坏呢。不过在我自己的感受而言,长途跋涉之后突现眼前的山野,却显得别样的美丽。假如美感只是线条、色彩、质感等因素引起的情绪反映,风景之美是否也会因人而异呢?我看轻风景而看重感受,看轻经历而看重经验,假使不能在心里有所触动,不能于身心有所提升,风景或经历又有什么用呢?我想,驴子们朴素的健身活动与这大自然应当也是和谐的。大山慷慨地撤去了云雾,在给了我们视觉冲击的同时,还在这就要天黑的关键时刻,把地形清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在兴奋之余,不禁又满怀感激起来。一直到我们下山到达新庵镇,云雾再也没有升起。 <BR>  <BR> 莲峰就在面前,约三百多米,这是最后的爬高。三百多米的爬高,我们此时并没看在眼里。从两座尖峰之间穿过,来到一块大石下,这时接到后队天野打来的电话,他们已在卡子栋前下山,现在已经到达新庵镇。我们乐观地估计能用四十分钟登顶,晚上八点左右能到达新庵。隐约的小路走不多久就消失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们打开了头灯。坡度越来越陡,已接近五、六十度,草丛却越来越密,越来越深。我们轮流着开路,这最困难的一段正好是村长在前。草丛的高度和我们的肩膀差不多,浓密到根本无法用脚或手分开,坡度又陡,每走一步都十分费力,如果用脚踩,腿就会缠在草丛里无法通过,如果想用手去拨开草丛,那就象撕开一团乱麻那么费力。而且草丛下面并不平坦,乱石、荆棘时时强迫我们绕行。这样的开路,体力消耗是巨大的,情绪也十分紧张。村长艰苦地寻找着最容易通过的地方,最后只见他身体直直地向前倒了下去!我正诧异间,见他又爬了起来,却又继续向前倒去!原来他正在用身体压出一条路来!我想此刻,他已经忘记了所有的危险(新人勿学)。我禁不住眼眶有些湿润。许久,村长体力有些吃不消了,我赶紧换下他,学着他的样子继续压路,没过多久,我也吃不消了,又换上大闸蟹,还好,很快到了草比较稀疏的地方,一气冲上山脊大路,立即找了个背风的地方补充食物。 <BR>  <BR> 喝了些水,吃下一包压缩干粮和咸菜,身体似乎有了些力气。看看山下的灯光,判断应该上顶峰再下北面山坡,于是继续沿山路上行。这里离山顶已经很近,路越爬越陡,走了不过十多分钟,在接近山顶的时候,我们疲累地再一次坐下来休息。此时约晚上八点二十分,我们预计四十分钟能完成的三百米左右的爬高,居然用了约两个小时!两小时,上下九百四十多米高的梧桐山都足够了,可是我们才爬了三百米,可以想象当时的艰难。事后我们分析,沿山腰向右横切也许会好走一些,留待以后的探路去证实吧。拿起对讲机呼叫,传来天野和水牛清晰的声音,之前由于被莲峰隔断,对讲机和手机都无法和山下焦急等待的队友取得联系。由于大闸蟹今晚必须赶回深圳,我们要求山下的队友等待,他们痛快地答应了。 <BR>  <BR> 当我们终于踏上峰顶的时候,没有半分豪迈的感觉,心中似有许多感慨却又似空无一物,放眼望去,山下是远远近近、或稀疏或稠密的村庄和小城镇里的灯火,而满天的繁星,却十分惹人注目。当我们看到山顶上人们供放着的一个小小的神龛,不由得深深地拜了下去。这一拜,也许代表着我们对自然深深的敬畏,也许代表着那流淌在心中的深厚的情谊。 <BR>  <BR> 四、难忘的夜路 <BR> 每每回视莲峰的时候,它总是静静地立在那里...... <BR>  <BR> 我一贯反对带队走夜路,不过和大闸蟹和村长一起走夜路,却没有半分的担心。下山有明显的山路,不过十分陡,进入大片竹林之后越发陡峭起来,我们几乎是溜着下去的,好在有竹子抓扶,并不十分危险。可是村长却连续滑倒了两次,由于开路耗费了太多体力,这时村长显得有些疲劳,我们立即停下来休息。 <BR>  <BR> 竹林里的这段路显得很长,可能是心情的原因吧。走出竹林的时候山路变得平坦起来,转过几棵大树,传说中的莲峰古刹出现在我们面前。古刹和想象中的相差很远,这里只有几座木版房,已经显得破旧,房檐也不高大,都关着门,我们甚至看不出到底哪个是正门。选了座正朝山谷的屋子,门缝里漏着灯光,我们站在门前唱了声阿弥陀佛。却立即有人一块块拆下门板,门口出现一位高大的男人,脸色看起来颇为硬朗。他热情地请我们进去喝茶,并愿意留宿。我们无意久留,他便十分清楚地给我们指明了出山的路径。他似乎留着头发,所以我不敢肯定他是否僧人。 <BR>  <BR> 出山的路比较好走,不过有些路段比较湿滑,树林很密。大闸蟹给我们每人砍了跟竹杖,他自己却拿了根留着枝叶的竹子在前面推扫着路面,这是为了惊走万一盘亘在路上的毒蛇。许多萤火虫在林间飞舞,让人误以为是远处的灯光。树林里远远传来不知名的野兽的叫声。树林遮蔽了天空,大部分路段都是漆黑一片,除了头灯划过的亮光,就是时不时出现在眼前的萤火虫的那一点一点的亮光了。不过有几处林间空地,却长着高大的开满白花的树,这时也透下点天空的亮光来,飘落的花絮铺洒在林间、在路上,轻轻地踩过去,感觉被四周柔和的光亮包裹着,仿如行走在梦境里一般。 <BR>  <BR> 村长体力有些不支,我和大闸蟹也累了,我们几乎是走半小时休息二十分钟,有时开着头灯吃点东西,聊几句。有时关了头灯,三个人就那么静静地坐在黑暗的树林里。偶尔用对讲机跟山下的队友通报一下情况,天野和水牛让我们听听队友们的声音,对讲机里传来队友们的欢呼,他们试图让我们相信,他们正快活地等着我们,而且帮我们熬着粥。我们虽然怀着深深的歉意和感激,但却已无法加快速度。 <BR>  <BR> 每每回视莲峰的时候,它总是静静地立在那里,天空中没有一丝的云,山间也没有起雾,它似乎目视着我们离开,在满天星斗的映衬下,它显得有些庄严而肃穆,我心底再一次升起对它的敬意。 <BR>  <BR> 当终于踏上公路和前来迎接的队友汇合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一点二十分。从前日早上八点离开营地开始,我们走了十七小时二十分钟。队友们在山脚足足等了我们八小时左右。 <BR>  <BR> 五、反思 <BR> 我们喜欢长久的伙伴 <BR>  <BR> 毋庸讳言,这一日的经历,就连山下的队友,都无法分享到我们的快乐,体味到我们曾经的心情以及难得的感悟。和前两日比起来,这第三天的行程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虽然前两日也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事情,我还是集中精力写了第三天,没有过多提到前两日的情况,好在水牛、落叶他们也写了作业。然而,如果没有队友们分担了我们三人的帐篷、气罐、绳索等物资,我们将更加困难。下莲峰到新庵镇这段路不会超过二十公里,我们三人却走了五个小时,是有些勉强了,不过总算是完成了这次探路,得失相抵,仍觉得得大于失。可是对于一直在山下等到次日凌晨一点二十分的队友来说,又是怎样的心情呢?如果不是知道莲峰有路,在下午三点左右的时候,我们是不会下决心完成计划的。 <BR>  <BR> 这是我最难忘的一次拉磨经历,也是拉磨以来感到最辛苦的一次。有时在想,特纵到底想干什么,而我们又怎样从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得到确实的收获?我们欢迎什么?我们反对什么? <BR>  <BR> 我想,我们不愿意基于任何直接的现实的目的,而是基于业余健身、业余爱好这个出发点,假使有什么收获,那么便是由于身心得以提高而带来的间接的收获。所以我们欢迎的应当只是一类人,那就是能够出发于朴素的爱好并能够持久把握自己的人,而所有其他的变化或短暂兴趣的人都不会成为我们真正的长久的伙伴。我们都是业余水平,我们应当不是想证明自己或显示自己,我们多说几句,只是想让有相同兴趣的驴子听到我们的声音,我们喜欢长久的伙伴。 <BR>  <BR> 于我个人而言,一个人走、两个人走、三个人走、五个人走、十几人走、......成千上万的人走,虽然有不同的组织方法,然而心情却都是一样的,因为我的目标十分单一:走路以提高身心。 <BR>  <BR> ------此文应大闸蟹和村长(山野村夫)的要求而作,我写得很认真,也拖了很长时间,希望没有辜负两位的期望。此文也献给所有一起走过拉练的队友,建议你们有空也去试试。
发表于 2005-6-14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走过晨昏(未完待续)

继续up! <BR> 继续精华! <BR> 又占了个头坑了!:8)
发表于 2005-6-14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走过晨昏(未完待续)

好长呀,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05-6-14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走过晨昏(未完待续)

呵呵,确实是美文,支持一下池塘兄! <BR> 难得在阳朔偶遇……
发表于 2005-6-15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走过晨昏(未完待续)

继续。。走。。。
发表于 2005-6-15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走过晨昏(未完待续)

再看一遍!
发表于 2005-6-15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走过晨昏(未完待续)

文笔很浪漫 <BR> 好文
发表于 2005-6-15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走过晨昏(未完待续)

再跟楼主的文字转一圈
发表于 2005-6-17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走过晨昏(未完待续)

果然同步!
发表于 2005-6-17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走过晨昏(未完待续)

好文章,感动ing!上次跟如风走白马,看到某山顶的一块石头上有“山野特纵”四个大字,不知出自谁的手笔、何时所为
jerry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6-17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5-6-17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回复: 走过晨昏(未完待续)

kalos wrote: <BR> 好文章,感动ing!上次跟如风走白马,看到某山顶的一块石头上有“山野特纵”四个大字,不知出自谁的手笔、何时所为
<BR> 8D8D8D8D8D8D8D8D8D8D8D8D8D8D
发表于 2005-6-17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走过晨昏(未完待续)

这篇文章看过好多遍,耐看! <BR> 顺带着落叶、小鱼的回帖也看到不少,8D
 楼主| 发表于 2005-6-17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走过晨昏(未完待续)

感谢各位鼓励!
发表于 2005-6-20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走过晨昏(未完待续)

帅锅的帖子,顶了再看 :^)
发表于 2005-6-20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走过晨昏(未完待续)

当初未走卡子栋前看文章没什么感觉,周末走了后,很有感觉,特别是在雾气笼罩的情况下找路和开路,几乎和池塘说的一样,有部分我们走过的路线可以从池塘的作业里认出来,期待再去,不过要等天气好的情况下走
发表于 2005-6-20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走过晨昏(未完待续)

天天看看,天天回味!
发表于 2005-6-21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回复: 走过晨昏(未完待续)

大闸蟹123 wrote: <BR> 天天看看,天天回味!
<BR> 有点BT!
发表于 2005-6-21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走过晨昏(未完待续)

好长
发表于 2005-6-21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走过晨昏(未完待续)

池塘的文细腻而有深度,  真如清清池塘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山友户外网

GMT+8, 2024-5-10 01:55 , Processed in 0.14872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