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户外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4695|回复: 3148

尼泊尔行的迷情与迷失(完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Namaste!

這是通行尼泊爾的祝福語,意思是對你內心的神明的致意,我也以此語祝福大家!

來Nepal已40多天了,一直沒和大家連繫,我沒失踪,除了被跳蚤多咬了幾口外,身心都還算好。正如我行前說的一樣,在大部份的遊走日子中,我們每天被不同的大小事給填的滿滿的,而行程中不斷的出現意想不到的怪事也搞得我們十分的被動與無奈,於是我的心境開始變得庸懶,即使在最空閒的日子中,寧願在Pokhara客棧的花園中靜坐發呆,也不想被解不開理還亂的煩惱諸事再次纒身,雖然我明知道是有違行前對自己的期許,也知道這只不過是逃避一時,路終究還是要走下去的!因而在Nepal的40多天後,於3月31日的下著滂沱大雨的黃昏時刻,我們在一個隊友十多天失聯的狀況下,又第3度回到加德滿都Thamel的客棧中,而我也開始漸感清醒,雖然此刻仍是有不少變數未決,但我不想再讓它拖住我的腳步,The show must go on!

抵達Nepal的頭兩星期:
第1周是在加德滿都進行宗教文化之旅,這兒的廟宇實在是太多了,我是純外行,只會看外表,完全是走馬觀花。但仍然是興致勃勃,其間還租了摩托車在加德滿都山谷瞎轉一通,不幸我也撞傷了左腳!連痛了二星期!
此刻的Nepal空氣真是糟透了,印度洋的海風把印度大陸的黃沙泥土吹向喜馬拉雅山脈的山腳,而Nepal就年復一年的上演一段塵土飛揚的長日子,真是不太好受!加德滿都的天氣是典型的大陸型的白天暖晚上冷,温差很大,但我們所有的活動都是在白天進行,因此飛塵與陽光就令人無所遁循,更糟的是整個Nepal都在實施階段性供電(缺電),有時是半夜有電,有時又是下午供電,但也只連續供電4個小時,大伙都要搶著充電,蠻惨的!
在眾多的廟宇中,最恐佈的就是印度教的帕斯帕提納神廟的大型火葬場,屍體多到要排隊燒,而遊客竟然可以站到火堆旁邊觀看及拍照,對燒死人有興趣的肯定是可以在那兒留連忘返!同時也可徹夜無需歸的觀看,真不知這算是那一門子的興趣喲!其次是血祭,只見信徒們排著數百公尺的長隊,輪番上陣的送上雞與羊,不久就看見沒了頭的牲口被提了出來。我當此血祭場面是人工化的屠宰場,不就是殺雞殺羊嘛!世界各地天天都在上演,但基本上都是專人代勞,一旦成了群體親自排隊送上宰殺的模式,你的確能嗅得出人們的急切動刀的欲望,反而感到場面新鮮至極且血腥味甚濃!有一位日本遊客在屠宰現場觀查了6天之久,但仍是興致勃勃,他還拉著我到處看個中的細節,証明他不是白來的,噁心死了!是人令人噁心!

在加德滿都吃了不少不同國家的菜,有尼泊爾、印度、意大利、韓國、法國等。還好,沒拉肚子,雖然看到尼泊爾人用左手抓飯吃有一點那个…..呵呵!Nepal的MoMo真是便宜(就是餃子)!一盤10个牛肉餃才30Rs,相當於2.6元人民幣,素菜餃嘛….20Rs,不過只限於Thamal的那一家,其他的沒有3倍價是下不來的,呵呵!可以連吃幾盤也不怕口袋空空哦!至於西式的牛排,我都快說不下去了!貴嘛也就三、五十多元人民幣,便宜的只有二十左右,還都是套餐呢!你說我能不大吃特吃嗎?不過水牛肉的牛排味道十分麻麻!吃了兩三次後就沒興趣了。

第二周我們開始往加德滿都西部山谷轉,坐的全是不能直達的Local 巴士,因此每到一個地區,總要換個兩三趟巴士,我還沒見過所坐的巴士不是塞的滿滿的,終於弄明白為啥Nepal有那麼多人總是愛坐在車頂上了。不過此趟西行的半途中,卻因為Nepal的巴士大罷工而匆匆夭折行程。因為聽說要連罷個六天,那我們肯定是卡死在小鎮上動彈不得了,於是只好漏夜兼程坐夜晚巴士趕回加德滿都,差一點沒成了街頭難民!事後証明是訛傳,只是小罷工,但卻打亂了我們的行程。這也令我們看足了Nepal夜巴士內的奇景。也因此,博克拉之行暫時叫停,但我卻沒法子在博克拉的湖邊跑步了!555!況且三個人中有兩個人的上呼吸道受到感染,咳了一星期,看樣子就快輪到我了!嘿嘿!
不過此次西行中的奇特旺野生動物保護區的三天親身造訪體驗,令人印象極為深刻,最有意思的就是近身拜訪犀牛,離它最近的一次也就只有二十多米,真是險狀環生,連响導都緊張極啦!

回到加德滿都後,我們決定修改行程,先走Annapurna徒步線,原則上是全程負重,我還帶上了油氣爐及食物,因為山中的吃吃喝喝可不便宜,只好用苦力換銀兩啦。這一去就是二十多天,嘿嘿!希望再次安全回到加德滿都。

Annapurna下山後:
呆在Poklhara已10天了,附近能走的地方全走遍了,於是不外出的大部份時間就是坐在客棧的花園中靜坐發呆,不是我特愛Pokhora,當然那兒也真是太適合發呆啦,我們是不得不在此等候最後一位下山的隊友,幸好Pokhora的吃住都很便宜,偶而又自己燒弄一下,所以不會有坐困愁城之感!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把隊友丟在山中的不太合情理的現象,實在是意外中的意外。尤其是我,在第1天的行程中就和隊伍脫離,自此而後的近30天內,我就沒再見到失去音訊的他,即便是我帶去了全套對講機也無補於事,反而讓我白背了它走了一趟全程。

可別說我又在上演猛驢的把戲,事實上這完全是該名隊友對自身體能的錯誤評估而形成的惡劣後果,認為自己可以不請背夫就能走全程,而我卻是打從一開始就高調要請的,無奈孤掌難鳴,難敵眾口。行程是從Besi Sahar開始,沒想到高舉大旗的人開拔沒多久就撑不住了,而我卻按事先規化的行程表順利到達目的地,於是頭一晚即形成大伙異地而眠的情況,距離大到連對講機都失靈了!更糟的是此兄的第2天,又因上吐下瀉而遲遲不能上路(我4天後才知此事),事緣於他不聽勸告而直接飲用山泉水,而低海拔的山泉並不可靠,沒想到他真的因此而一蹶不振。而我就算放慢脚步一路慢行仍是久久不見後隊的蹤影,幸好這是一條閉著眼都不會走丟的路線,一直到在第4天的Manang,才見到我弟弟趕到,於是我終於知道發生了甚麼事。不幸的是此兄因身體過於虛弱,而在3000米以上海拔舉步維艱,不僅是落後我們一天的行程,更得在Manang多休息一段時間,而Manang之後又是進入4000米的困難段,此種情勢必然會大幅延長我們的完成時日,況且高海拔的吃與住的費用令人難以忍受,長時間的等待會掏空咱的口袋,我於是交待弟弟轉告此兄:就算是費用再高,即便是休息夠了,請背夫的事絕不可免,安全永遠是應放在第1位,希望他能與走的較慢的一個馬來西亞4女一男隊伍混隊走。
就這樣,第5天我又上路了!此後,一直到又過了8天,我於ABC的回程中再次見到弟弟,才知道他也離他而去,因為此兄一直上不了路,看來我隊四分五裂是在所難免啊!問題是此兄究竟是在天涯何處?

說明一下:AC線是國際知名的山徑,延途步行的隊伍及個人非常多,且在Manang就有一個救援醫療中心,此兄留在Manang是比較安全的做法,這也是我們行前就溝通好的停留與下撤準則之一。
這是我這輩子團隊出行所見過最離譜的事,與其我很驕傲的講我全程負重走完了全程,不如說我很遺憾的沒能和隊友們一起共享全程的酸甜苦澀。我下山後的第4天,弟弟與我在Pokhora會合,而11天後此兄仍於雲山不知何處,我們只好往加德滿都方向一路遊山谷名勝,希望數天後回到加都能見到此兄。

關於AC及ABC山徑行程:
AC線即Annapurna Circuit(安那普爾那環線),全長約230km(視起終點不同而不同距離),最高海拔為5416米的Thorung La,即陀龍埡口,這也是我這輩子上到的最高海拔點。沒想到我沒流甚麼汗就上去了,同一客棧的人夜晚5點就摸黑上路,我7點才出門,結果是我先到了頂,但我也沒啥特別興奮的感覺,可能就是因為缺少一起共享歷程的隊友吧!因為上去的輕鬆,下山也更不覺費勁,當天一口氣就走了35公里,下降了2700米,一直走到2713米的Jomsom才停下腳步!

AC線的標準行程是17天,但這是給非驢子的徒步行程,常登山出行的人可當此行程為休閒漫遊行,盡情的在那兒享受山野風情和歐式吃住招待---如果你是有足夠的假期與銀子的話。顯然在這些方面,我們面對出手大方的歐洲遊客,多少會令人不是滋味,那可不?人家飯前先開懷暢飲一兩瓶Beer,這玩意在我半年前的滇西北行中也是餐餐不少,不過Nepal平地的Beer價是咱的5倍,高山中就更不敢看菜單中的它啦!這麼說吧!一瓶1升的純淨水20Rs,到了高山就成了60-100Rs,保證喝的讓你心理不太踏實,還敢想Beer?不過也不是每個老外都很濶氣,不少年青人也是喝山泉水的,於是拉肚子的人中也不乏老外,呵呵!但他們用餐的時候還是比咱大方,依舊Beer走先,大概是放不下那張歐洲人的臉吧!哈!

Nepal的四大山徑是舉世皆知的,其中尤以EBC、AC及ABC山徑更為火爆,所以早已發展成極為成熟的大眾化的山徑,我說大眾化,是指幾乎任何人都可以來此,連行動不是非常方便的老人家偶而也能見到在此被人攙扶的走,真是金錢萬能啊!我更是戲言,走AC線可以只穿夏季衣服而來,一身空空,甚麼都不用帶,只要身上有銀子就行。因為每個山徑入口處都有登山用品賣,到了高處的Manang更是一應俱全,你能想到的它都有,甚至還可以租用,更妙的是越是高海拔,通訊越普及,甚至還可以上網,但價格不菲,每分鐘25Rs,一不小心就大破財。
說來你可能不信,整個路徑早已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鏈,而且是極度歐化的,因為百分之95的客人都是來自歐洲,德國人尤其多,而山徑中使用的文字卻是清一色的是英文,這也是尼泊爾的極其異端的現象。尼泊爾是世界上唯一長期推行使用本國文字的國家,連世界通行的阿拉伯數字在此也不易見,遊客離開了主要城市,就和盲人瞎馬一樣,但偏遠的山區卻反其道而行,可見消費者至上的規律又再一次得到見証。此外,英語也是主要溝通語言,大概歐語系太多種且複雜之故,不過這對全世界的遊客都算公平。
在山區中我只見過1位廣卅的單驢及兩位二十歲左右的內地小女孩走ABC線,當地人都說很少見到中國人,但韓國及日本人很多,也有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的。因此從沒有一次讓當地人猜出我是打那兒來的,幾乎是千篇一律的不停的搖頭,十分不爽!我暗想,只要有人先說出我是Chinese,那肯定有賞,要是鐵口直斷成臺灣人,嘿嘿!那我得下跪啦!然而在Sarangkot就被人喊『你好嗎?來看看!』原來當天有一車的內地遊客來此拍照,他們是典型的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人。而在Bandipur,竟然被一位漂亮的印度小妹妹直指著鼻子說:『You are Taiwanese』,嚇了我一大跳!先讚許她是個極為聰明的孩子,再問其何以知?她說前天來了一批臺灣人,於是……!全是條件反射一族!呵呵!

ABC線即Annapurna Base Camp線,最高海拔為4100米,標準行程是10天,海拔雖然不高,但卻是極值得一走的山徑,不像AC線的大部分路段都已成了土石公路,而且ABC線的景觀變化及山谷高低起伏極大,其中超過一半行程是在林蔭及溪谷中步行,1/3行程是暴曬的上下臺階,而海拔3200米之後又皆為尾段的冰河雪坡行,這也是ABC線中最引人稱道的一段。其中南安那普爾那峰(Annapurna South)及魚尾峰(Fish Tail)是全程中絕對的主角,尤其是魚尾峰,如獎杯般的優雅造型,美到簡直是不可思義,它雖然不高,只有6993米,但在遊客的心目中,它卻是主角中的主角。
有趣的是ABC線的住宿價格變化不大,基本上都是100Rs/每人,就算是到了MBC也一樣。即便是食物的價格變化也不是太大,因為低地的Naya Pul或是Birethandi的價格就已不菲,因此到了Bamboo等高地也只是貴了50%左右,這一點讓我十分不解,因為所有的物資都是用馬或人力背上去的,低地價有甚麽理由齊頭並進?當然兩个Camp的物價還是最貴的,但也是最值得停留的地方,因為在那兒的第2天清晨,你極可能融入到是你一生中最美麗的山峰與雪景裡,難怪ABC線的遊客如織了。

其實我的AC線行並不是一帆風順,除了脫了隊之外,這個季節的山區和低地是一個樣,每天都是陰霾遮天,基本上是早上9點之後就別想見雪山,而8點之後的雪山也多半被山雲半遮,因此唯有起个大早上路才不會錯過一睹全貌的機會,而我是唯一能晚睡又早起之人,他們嘛……!不說也罷!所以各走各的似乎也成了定局。因為天候之故,所以難窺雪山全貌也就罷了,想不到從Pisang的後半程起,就再也接觸不到天然的林木,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4-5天後的Ghasa才有所改變,可想而知,天天與曠野亂石及灰沙為伍的滋味是如何了。我把此段路比做冷乾谷行,可惜Ghasa的林木也僅是略俱一格,接下來的熱乾谷更是一場煉獄行。老外喜歡走這段Jomsom路,為的是一睹藏民的特殊居家生活文化,及特有的荒涼山谷風情,然而經過數十年的開放,這些地區早已見不到藏居的特有色彩,或許部份生活及節慶禮儀仍是保有著,但對看過太多的藏民生活的我來說,就沒任何新鮮感了,甚至還有不倫不類的突兀看法。再其次是過了埡口後的AC西線段,也就是Jomsom之後,山風大作,飛沙走石滿布山谷,吹得人都難以立足,且空氣極為乾燥,不論如何喝水都覺唇乾舌燥,難受之極!更沒想到會在此路上會遇到大火燒山,本已混濁的空氣更不堪入目。而乾烈的強風又把星火吹向遙遠的南方,星火就再將南方多个山區也一併點燃,於是遠在幾十公里外的ABC全線也都遭受殃及。好笑的是,我走到那,那兒的山就起火,我成了不折不扣的瘟神。當地人忙於滅火之同時還不停的駡,說是有人頭腦有問題,到處亂放火,他們怎知那是一場難得一遇的天災奇景呢!而正因為我是一路南行,所以成了數天內見証全程怪異現象唯一的人,我真不知自己是幸亦或是不幸呢!
而打從Ghasa下行之後,AC線的雪山就躲到雲霧之中,再也難得露臉,就算是在看群山出了名的Poon Hill也只能見到幾個白色鬼影,無趣極了!更可惡的是,自此而後的十多天中,不論你在那兒,所有號稱以看雪山出名的盛地都是一樣,大氣中白茫茫一遍,只有天剛亮時,太陽尚未升起,勉強可以見到不太清晰的雪山身影,太陽一出,山影即沒。老外稱此霧氣為Smoky,反正就是啥也見不到,那些辛辛苦苦爬到山上的遊客們只能大呼倒霉啦!初開始時,我走在ABC線的Chomrong,那兒的Hotel都命名為Fish Tail Lodge 或是Mountain View Lodge等,我卻啥也沒看見,以為這些Hotel是在誇大其辭的弄虛作假,直到回程在此地呆上一晚,第2天一早醒來才恍然大悟,還真有他的!

我用了9天走完AC線全程,基本上是每天午休1個小時,而在下午4點多住進客棧,最後兩天則是走到中午1點就停下腳步,實在不能說是很辛苦。之後又再以4天走完ABC線,且於最後一天下午6點前抵達Pokhora,自此而後,我就在Pokhora耗上了。

都說尼泊爾的2-5月是乾季,絕少下雨,不過我最後一天下山的午後3點,卻是雷雨交加,弟弟告訴我,當天的山上正下著大雪,自此而後,每天下午的雷雨就幾乎沒斷過,而且是越來越猛烈,明明中午還是个艷陽天,沒過半小時就開始風雨交加,且氣溫驟降,弄得遊客們十分狼狽,更絕的是,這風雨都是來自北方,於是山區的情況就更堪憂了。

這兒給即將上路走AC線的驢友們一點Tips:環線的住宿價是以人頭計的,非旺季的時候,以不帶洗手間的Lodge而言,低海拔為100Rs/每人,中高海拔為150Rs/每人,此價格由Besi Sahar開始一直到Base Camp(Phedi)都差不多,只要肯多問兩家並殺價,一定可以找到合適的住處,除非你是選擇貴價客棧,如Manang的Yati Hotel等,它們價錢咬的比較死,就是250Rs!4月開始漸入登山旺季,或許住宿價格會有變動,但無論如何,不要直上4900米的High Camp,那兒住一晚死貴的,500Rs,沒水,更別想洗澡,吃的我就更不用說啦,更重要的是容易高反,寧可夜宿Base Camp(Phedi),有水有電又便宜。只要記著第2天凌晨4-5點出發上山就行,早出發不是怕趕不上行程,而是趕在6-7點看最佳的雪山景色。下山以後的物價都很便宜,一直到Tatopani及Ghorepani,前者是溫泉地,後者是AC及ABC線交會口,遊客極多,當然不會便宜!此外要小心選擇此兩地的低價Hotel,當地跳蚤及蚊蟲都較多,又尼泊爾全國大範圍分時供電,山區裡的食物保存可能做的不會太好,肉食品儘量少碰,除非你去時供電已正常。又!背夫在山腳下搞定會好過在高海拔臨時請,Manang的背夫是以只走到Muktinath計,鐵口價5000Rs,若是在那兒租馬也行,上埡口,一天100美金,夠你玩的!

AC線的食物價格變化會較大,多數食物是低地的3倍,例如蔬菜炒飯低地是60-80Rs,Manang是190-200Rs,雞肉炒飯是220-230Rs,這不打緊,真正的問題是經過勞累的徒步,僅僅一碟炒飯恐怕難以滿足你的胃,於是來一點其他的就成了必然,如果真的很心痛,試一下Boiled Potato,雖然無味,但通常是便宜又大碗,配炒飯吃也不錯。此外你會對水的需求更大,商家也看準了這一點,一杯約200ml的熱水或茶就幹掉你120-150Rs,可惜那點份量僅夠你潤一下喉!若是你一路上也都喝這種水或純淨水,挖空自己口袋是很容易的事,願意的話,行前買好消毒的碘丸,它們便宜方便又安全。你也可以在特定的村子享用到特別機構提供的低價純淨水,條件是自備水瓶,不過這些定點不一定都有人在上班。

在山區充電是極奢侈的事,多數會收極高的費用,如Manang,充電是以100Rs/小時/每個電池計,MBC則是70Rs,連Ghorepani都要收費,但有意思的是某些稍低一點的地區的某些Hotel卻不用收費,如AC的Pisang及ABC的Bamboo及Chomrong等,因此把握機會在這些地方充好電,就不會有後顧之憂,最好是多帶一點備用品為上策。手機嘛還是關掉吧,死貴的!而且部分地區的電力不穩定,忽高忽低的,我見到一位西班牙朋友就被充燒掉了i-Pot機子,充電費還是得照付!豪哭啊!呵呵!

幾乎在大部分的AC山徑都是2-4公里內必定有Lodge供吃住,如今連4900米的High Camp及下Thorung La之後的4200米處也都有了Lodge及Tea House,於是通過Thorung La不再是那麼可怕,不論你從那個方向上山都是如此!但聰明的人會儘量選擇大一點的鄉城或Village停留,因為不論是住宿條件及飲食都較好且衛生!大體而言,每人日平均支出是12-18美金之間。

因為山上提供住宿,且提供厚毛毯,所以我們沒帶睡袋及厚沖鋒衣及褲上山,因為抵達客棧之後,可以立即洗熱水澡,且洗過澡並吃過晚餐後就攢到被窩裡了,從沒覺得冷過,於是由頭至尾就用四種衣服頂著用,一次最多是穿三件,它們是長袖排汗衫、羽絨背心、薄羽絨大衣及單層Gore-Tex薄外衣或防水單層夾克,除此而外的都沒派上用場。

4月2日的最新情況:
我們透過種種方式到處查尋,終於得知此隊友在我們離開Manang的8天後,被救援直升飛機從Manang接回加德滿都,他於加都停留了1天後,飛離Nepal。當時他的身體狀況十分虛弱,不過不是高反,但至少安全回去了。
Nepal在救援資料方面的建檔仍十分落後,基本上是手寫文件,所以異地查尋極為困難,更不幸的是這裡的Hotel也缺乏記錄,因此對十多天前之我們的兩次查尋都給了錯誤回答,導致我們一直以為他還在山上。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发表于 2009-4-2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Namaste!

B)大哥,总算有你的消息了,让人放心了!等你回来!
春安!
发表于 2009-4-3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Namaste!

哈哈,好看,继续,继续。竟然遇上了停电的日子。最近好象尼币随美元都贬值了,一元人民币据说可以换十一尼币,简直太爽了。我们当时去的时候,是一元人民币换九元尼币。
发表于 2009-4-3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Namaste!

很想去尼泊尔,越南和柬埔寨,特别喜欢三毛的加德满都,是要去看看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4-5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Namaste!

知道隊友安全回去之後,我也放下了心頭大石,如今打算在加德滿都呆到Nepal的新年(4月14日)後再上EBC,因為不論是加都、Patan及Bhaktatur都有不少盛大的節慶活動,而這4天來我們都在加都看白麥群卓拿節的拉戰車活動,太精彩了!難怪4月份的遊客大幅激增,旅店的租金自然暴漲,幸好這段時間的供電時聞也比較長,回來有空就碼一點字啦,以下是個人的粗淺見聞,純屬個人觀點。

尼泊爾的洞穴(CAVE)
來到尼泊爾,到目前為止,我一共爬了3個洞穴,2個是在Pokhora,一個是在Bandipur,或許是我太大驚小怪,爬山洞又有啥希奇的!然而在此之前,我的確從未試過在一片漆黑中真的用爬的攢山洞,說明白一點,過去都是用走的,而且洞內都有照明。這回是在一片漆黑中長時間爬行,那種壓抑的感覺會是很陰暗且無助的,至少對我而言,我會有急於沖出去的迫切感。何況洞內濕漉漉的,不論你觸碰到那一塊岩面,都是透心的冰涼感,岩面上還似有若無的帶著一層泥灰,讓我擔心爬成了泥灰人。然而最令人恐懼的是你不知會爬到那裡去,通常是突然間眼前冒出了一个無底黑洞,就在你慶幸沒不小心掉到黑洞裡時,你卻發現那無底洞是必經之路,於是內心開始暗駡自己幹嘛要來受這個罪!這不打緊,有些上爬的洞既小又狹長,一個不注意就會把身體卡在洞內,此刻的你是根本沒退路可言,因為你絕對無法看到腳下的一切,於是用盡吃奶的力量拼命的掙扎,一點一點的擠出洞外,看來破繭而出的過程也未必好受,事後的心情簡直可比逃出生天,我的媽啊!真是活受罪呢!更不幸的是這個過程只有你一個人在舞弄,漆黑的洞中是找不到欣賞你的觀眾,當然是甜是苦也只有自己知,你甚至沒法子在被夾的洞內留下半點倩影記錄,因為相機對不到焦也拍不到全身,要嘛是冒个腦袋,要嘛只剩下短短的小腿,而更真實的情況是遊客們根本無法帶著相機爬洞,除非你不怕把相機擠爛掉,真是有夠自虐的!

聽到我的這一番形容,你大概也猜的出我是不太喜歡這類的活動,沒錯!對我而言,試過了就行了,點到為止,知道甚麼滋味就好收手。就算要嚇自己,也希望是在陽光下,畢竟我還是偏好光明面的。然而我卻在Nepal進行了三次的爬洞,那絕不是我性格突變,我是在無經驗又不知情的情況下給搞上的,最早走的洞穴是Pokhora近郊的看Devil Falls的Gupteshwor Mahadev洞,那個洞有照明,而且是用走下去的,可以在地下近100米看瀑布及浸蝕岩,洞內還可以看到鴿子在飛翔。收費100Rs,感覺十分的好且太值了,於是對後面的三个洞自然樂於一試,更何況帶我去的是樂在其中又爬過不少黑洞的弟弟,事後我真是一臉綠!

在Pokhora的Lakeside我們各租了一輛自行車,愰悠悠的騎到二十多公里外的Mahendra Cave,門票是20Rs,因為便宜,所以這個洞內沒有照明,這回我算是稍為弄清楚了咱的頭燈的功力,在洞內,強力的0.5W聚焦燈光,照到那裡就亮到那裡,但就亮那一小塊,其他全是『挖卡郎!(日語:不清楚)。所以我一直沒看到尼泊爾及印度人趨之若鶩的濕婆神生殖器長的是啥樣,事實上那也只是個巨型鐘乳石,而且有好幾個。因為看不清楚腳下的虛實,走起路來像是在太空漫步,兩隻手又到處找可以攀附的岩石,生怕一不心被岩石給拌倒,後來所性將頭灯拿到手裡,這下子眼前地面的高低起伏有了譜,於是頭燈就變成手燈了!不過顧到了地面卻忘了頭頂,被磕碰兩下子是免不了的,此時此刻才明白人家租的手提日光灯的好處了,那玩意是180度的散光,但照不遠,那又如何?顧好眼前才是上策。還好這洞不是很大,裡面還有一位當地女遊客好心帶路,只需在出洞時略爬一下就再見光明,於是信心滿滿的又騎向附近的Bat Cave。

這洞也是20Rs,人家叫Bat Cave是如假包換的,前面爬的洞就沒有蝙蝠,所以沒冠上Bat,不像是咱的雪南大理的甚麼蝴蝶泉,是有泉無蝶!不過這洞可不只有成千上萬的蝙蝠,連人要爬出去的洞也是蝙蝠的生命通道,只不過蝙蝠可不會在意那洞口是有多狹長,即便是垂直的洞也無所謂。但好事的人也想仿效蝙蝠出洞,難免要上演卡在洞中的意外。首先是發了福的人不用試就知難而退了,其次是中年以上的人爬之前得好好琢磨一番,骨頭及關節還有腰身硬了一點都不行,還得有點手勁能抬得動身體。走在咱前面的一群遊客就因為有兩個人卡在洞中,後來被人上拉下推的,像是生孩子一樣的給硬拉了出去,這下子我也明白了,尼泊爾人就是中意這種享受!只不過害的我們在黑洞中苦熬了很久,那時我很擔心頭頂上密密麻麻的蝙蝠沒事就來一下屎尿炸彈,所以一直都不敢抬頭望,深怕它們會掉在臉上,呵呵!幸好那些蝙蝠非常守規矩!不過我爬出洞是蠻輕快的,說明身手仍然矯健的很,只是我還是不太喜歡洞內濕答答的環境與出脚不太踏實的感覺。

第3个洞就不同了,那可是有一點來頭的,它在Bandipur的北邊,名叫Siddha Gufa的大洞,是Nepal最大的洞穴,據說沒有一個人曾走完它,一般請响導帶進洞要走1個多小時才能領略到洞內的大致狀況,不過响導費不低,按人頭計,1人200Rs,想自己玩嘛!交50Rs入洞費就行,但我們很快就發現自己很難玩的下去,一則是岔洞太多,肯定是要考驗自己的記憶力的。二是每走一段距離就會遇到大斜坡或垂直深洞,讓人弄不清去路是生的啥樣,走起來提心吊胆的,深怕滑溜了脚就栽下去了。
我們初入洞沒多久,裡面洞大到有數層樓高,據說這個洞也有蝙蝠,但洞口卻很小,所以一進去就立即漆黑一片,雙眼要很久才能適應。可想而知咱的頭灯又和玩具沒啥兩樣啦!所以我沒看到任何一隻蝙蝠,當然也看不清甚麽鐘乳石了。在黑乎乎的大洞中,人顯得特別孤單與無助。經過一番努力後,我們才走到向下探入黑洞中的長長的斜梯旁,當時完全弄不清洞內周遭及下面黑乎乎的一切是生的啥樣,反正就一昧子的向下爬梯。鼓起勇氣好不容易爬下兩段長長的梯子,接著又來到一個大斜坡黑洞,又濕又滑,我們一無例外的都被驚滑了兩三次,這下子我也有些按奈不住了,心想這拼命的瞎爬究竟是為啥啊?況且不論你怎麼努力爬,還是漆黑一片的無所見識。最後終於來到一個深洞旁,用咱的頭灯是白照一場,看了半天的結論是沒法子再走了,不過此刻下面的洞內卻又傳出細微的人聲,我真怕我弟弟說咱也繼續,幸好他也覺得不可太勉強,再走下去可能就上不來了!嘿嘿!我終於吐了一口大氣!回程時他還真的忘了來時路呢!

不過爬洞的事到此並沒結束,才出洞口,他就說想請响導帶他下去,並問我有沒興趣,我頭也不回的就說:拜拜,你自個兒玩吧!沒想到他卻說山下還有一個洞你可以去,我聽了都快瘋了!後來在客棧聽他說洞內的深層情況,原來真是危機重重,他先是請了一位响導,但只能帶到半程(正是我們到達的位置)就得回頭,只好再找另外一位有攀岩資歷的响導才下到較深層,而且下洞之前得拿掉隨身的任何[#60211]帶物,包含錢包(大概怕擠掉在洞內吧),就連响導也得如一照辨。更絕的是進入深層之後還要用打火機試一下氧氣情況,因為那兒的空氣太稀薄了,就曾有遊客因缺氧而昏倒。聽他說完後,我只有一個結論,當老鼠的日子可真不太好玩!我還是走我的青山綠水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4-5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Namaste!

鳥語:

尼泊爾的鳥蠻多的,而不少人們和鳥之間也維持著一定的共處關係,但要說尼泊爾人不會打鳥就一是假話,至少小孩子們就很喜歡用彈弓打鳥,所以郊區的一些小店都有彈弓出售,我還曾和一位小孩子聊了一下關於他打彈弓的準確度呢!不過很明頭的是這些孩子肯定不會打烏鴉,也不會射鴿子,因為這兩種鳥在Nepal的任何地區都是鳥滿為患,我已經有三次被鴿子屎撒到身上的經驗,在所有的廟宇及皇宮屋頂,它們早就駐守在那兒成了主居民了,所以屋簷常會滴下的不是雨水,而是鴿子的屎尿。尤其是加德滿都的杜巴廣場,人們伸手就可以抓到鴿子,又何需用彈弓打呢!

鴿子居住在寺廟及皇宮等地,是因為有人餵食,而它們也不太會叫,只能發出低沉的〝姑姑〞声,烏鴉可就沒那麼安份,它們的叫聲真是不小,而且不是很悅耳,有的叫聲如嬰兒哭,聽多了令人煩心,然而它們幾乎遍布尼泊爾的全境,連高海拔地區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因此烏鴉才是尼泊爾鳥中的霸主。我說烏鴉是霸主,不僅是它們數量多及分布廣而已,還包含它們的一些惡劣行徑。烏鴉愛偷食是出了名的,城市的垃圾堆旁它更是常客,在Pokhora的庭園中,我還親眼見到一隻烏鴉從別的鳥巢中叼出鳥蛋吞到肚子裡,而在AC線的Late的客棧中,我才把背包放在庭院中,沒多久就見到一隻烏鴉在幾米外降落,然後步步靠近背包,接著是兩隻、三隻、四隻…!眼見我背包有難,趕忙衝出餐廳拎回它,烏鴉當然咬不動我的包,但它拉的屎尿可就難忍,可見烏鴉是有多機靈刁鑽。但我不明白為何尼泊爾的孩子卻不以打它們為樂呢?偏偏要打一些可愛又不擾人的鳥?以下是我來此後對於鳥的一些經歷:

我見過最有趣的鳥是在Lumbini的聖湖旁,一支白色的小鳥停在電線上吱呀的又叫又跳,突然間它展翅飛向湖水上方,此刻我才見到展翅羽尖的底部都是金藍色的,耀眼而奪目。不過它在湖水上方做了一般小鳥做不到的動作---空中旋停,然後突然直衝入水裡,三五秒鐘後它又躍水而出飛走,這樣的入水動作一連進行了幾次,我非常想捕捉它入水的那一刻,亦或是出水的那一剎那,可惜我的動作始終慢過它,而它發現我在跟它時,於是越飛越遠,這回連目視的機會都沒了!但我總覺得奇怪,這比麻雀大不了多少的小鳥,衝入水中是要捉多大的魚呢?飛的那麽高又能看見如此小的魚才真是有本事哩!

我看到的最大型的鳥是在往Tansen的大巴上,看到路旁突然降下一隻身長約1公尺的巨型動物,相信它展翅時更為可觀,定睛一看,原來是一隻大兀鷹,那頭型實在是有夠難看的,隨後又發現還有七八隻兀鷹聚在山坡上爭食東西,它們體積大且動作緩慢,這樣的鳥居然能飛的起來,而且還飛的很高很遠呢!弟弟告訴我他在走AC線時,曾看到兩米寬的展翅老鷹,尼泊爾真是無鳥不有。

最不爽的一次觀鳥行是在奇特旺國家公園,當天我們是坐在吉甫車上找尋野生動物,當車子經過一連的串湖區旁時,湖面上停留了許多來自北方的漂亮候鳥,離我們也就二十來米遠,但响導並沒同意我們下車去拍照,就因為他只負責帶我們去找野獸而不是看小鳥,在他看來,鳥和野獸不是个等號,暈!

最美的鳥舞展現也是在奇特旺國家公園,吉甫車被道路中央的一隻孔雀給擋住了去路,這下子响導可不能視若無睹啦!不過這隻公孔雀可也真是給足了面子,就在我們前方三十米左右,它跳起了求愛之舞,跳了一整圈的360度旋轉開屏,差點讓人以為它是在向吉甫車求愛呢!

最令人暇思的迤邐鳥尾巴又是是在奇特旺國家公園,當我們正聚精會神的盯著側方向的一頭角鹿時,我眼角的餘光讓我感到正前方有物體在移動,於是轉身注視,卻嚇然看見遠處地面上有一幅寬長而柔軟的銀藍色絲綢狀物體飄進了大樹幹之後,那是一隻公孔雀的長長的尾巴,長度約1米餘。想不到未開屏的它竟然是如此的寬長美艷,這麼大型的尾巴,打開了又會是個甚麼樣呢?而且我從未見過飛行中的孔雀,但在奇特旺就真的見到它飛,當然那飛行中的長尾巴是會令人目瞪口呆膛目結舌。中國彥語中有這一句:孔雀東南飛......!唉!不知是打從那一個年代開始,在我們的土地上,這彥語只能是用口傳的神話。

見過最高海拔的小鳥是在未過Thorung La之前的5000米高地,居然看到如雞一般大小的鳥在山坡上覓食,這和我過去聽人說4000米以上就不會有鳥駐留的說法是不同的,不是說:天山鳥飛絕,萬徑人踪滅......嘛?這可好,連5000米都有小鳥,還肥大的很,奇怪的是它們在那兒還有的吃嗎?可惜我又沒來的及留下它們的影子!

來此聽到最令我驚奇的鳥叫聲是在Tatopani遇到,清晨起來時,我聽見花園內那音揚頓挫及一連串驟變的音符,簡直不敢相信那是一隻生長在大自然的野生鳥所發出的聲音,而且每次的叫聲都不一樣,大多數的小鳥只能發出單音,能唱兩三个音階的也不在少,但能發出四五種音律的鳥已經被定位是會唱歌的鳥了,不過這小傢伙所能發出的聲音肯定會讓你噴飯,也許有些人還比不上它的本領呢!它可以一連串發出每個音階相差8度以上的長曲,而且次次不同,我不能說這樣的旋律會很好聽,不過這樣的本事是會令很多人伏首稱臣的。後來到了Pokhora也是在屋外的樹上傳來同樣的鳥叫聲,於是我相信這種鳥在Nepal並會不少見,沒想到回到加德滿都後換了一家便宜的Lodge,每天清晨,大院的樹上同樣的聲音又再次入耳,還真是我少見多怪呢!不過這麼奇特的鳥叫聲,在我們那個世界,它們早就被圈養起來了!但不知圈養後的它還會不會肯唱歌呢?

看到最壯觀又最奇特亮麗的群鳥飛舞也是在Tatopani,那兒是个鳥語花香的世界,家家戶戶都在自己的陽臺及院子栽花及種果樹,然而最吸引鳥兒的樹非木棉花樹莫屬,它遍布Nepal的南部平原,它的花果很類似我們的木棉花但又不盡完全相同,只不過這些樹是野生的,幾乎在任何時刻都可以看鳥兒在樹上啄食,但我做夢也想不到還會看到紅頭長尾綠鸚鵡,它們個頭十分大而且是成群的。我看到它們時正是居民忙於滅山火之時,山谷一片烈火濃煙,但綠鸚鵡們似乎完全不在意,仍然的在幾棵樹上覓食,並不時的繞著樹群飛舞,它們拖著長長的尾巴大幅的擺動雙翅,口中還不時的發出各種叫聲,悠哉快樂至極。這也是我第1次看到野生的群飛紅頭長尾綠鸚鵡,記得在走瀘沽湖至亞丁的路上,馬夫告訴我,溫泉鄉那兒也有野生鸚鵡,但我只看到遙遠的鳥影,這回我知道在Nepal也有類似南美的美麗鳥兒。

見過鳥打鬥最激烈的場面是在Pokhora的湖區(Lake Side)的泊船區,兩隻烏鴉不知是為爭地盤亦或是爭異性,它們在泊船區的小上空進行了一場空中大比鬥,你叼我咬是必然的,但在空中相互以雙爪互抓的空中特技也不時的出現,其中還有兩次呈現一隻倒飛攻擊的場面,我以為會有機會看到它們掉到水裡,然而最終它們是以和平收場。不過在加德滿都看到的場面就更凌厲了點,三隻麻雀大小的鳥從居民家門口衝出,其中兩隻在地面上相互啄咬,只見鳥毛紛飛,打鬥的甚為惨烈,然而坐在小店門口的三个大男人卻視若無睹,八成這兩隻鳥是在爭伴侶吧!否則怎會拼的你死我活的呢?

見過和人們最自然融合的鳥是在Pokhora的一家小賣店中,那時我正進去買瓶裝水,突然一隻鳥由屋內越過我的耳邊飛出,當時著實給驚嚇了一跳,然而沒多久那隻鳥又飛了進來,接著快速的停在牆壁屋頂角上的一支半截電線上,那是一隻燕子!這時我才看到它的身後屋角有兩个泥塊狀的鳥巢,好傢伙!還真是築巢到戶啊!我看店主人望也不望它,一副早就習慣鳥就住在那兒的樣子。我是見過不少燕子築巢在屋沿下,但搞到屋子裡的還是頭一回,這表示住在這裡的燕子也得接受人的生活作息,因為店家晚上是要關門的!住在店裡的燕子可沒選擇的權利,有意思吧!事實上在不少地區,人們會把食物及水盤放在樹下供鳥享用,他們彼此之間既像客人又像家人,所以鳥兒會在身邊飛來飛去是很自然的事。而我們的世界卻得扛著長槍大炮去特定的地方找鳥,的確是很不一樣!

 楼主| 发表于 2009-4-5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Namaste!

白云 wrote:
B)大哥,总算有你的消息了,让人放心了!等你回来!
春安!


Namaste!
 楼主| 发表于 2009-4-5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Namaste!

timtim wrote:
哈哈,好看,继续,继续。竟然遇上了停电的日子。最近好象尼币随美元都贬值了,一元人民币据说可以换十一尼币,简直太爽了。我们当时去的时候,是一元人民币换九元尼币。


這兒的對價,1RMB=11.46RS
 楼主| 发表于 2009-4-5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Namaste!

千里之外的流浪 wrote:
很想去尼泊尔,越南和柬埔寨,特别喜欢三毛的加德满都,是要去看看的.


就挑个好時節來吧!
发表于 2009-4-6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Namaste!

这个国际流浪者,真服了您。
发表于 2009-4-6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Namaste!

跑马就跟SHOCKLIN的文章学到了不少口野,这次也要好好读一下游记,喜玛拉雅山,我会来的,说了好久了,就差找个好理由来休个长一点的年假.
发表于 2009-4-6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Namaste!

呵呵。。。
发表于 2009-4-7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Namaste!

仰望屋脊.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Namaste!

老肖 wrote:
这个国际流浪者,真服了您。


老肖!該出去走走啦!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Namaste!

千山雪 wrote:
跑马就跟SHOCKLIN的文章学到了不少口野,这次也要好好读一下游记,喜玛拉雅山,我会来的,说了好久了,就差找个好理由来休个长一点的年假.


千山雪太客氣了!喜玛拉雅山等箸妳呢!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Namaste!

伊利特 wrote:
呵呵。。。


嘿嘿...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Namaste!

camelbull wrote:
仰望屋脊.


Camebull 在說那一鬥子的話? 約定好了!年底臺北馬拉松...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Namaste!

水果:

水果對我來說是旅程中極重要的食品,在過去的日子中就已養成了一日至少吃三種以上不同水果的習慣,來到尼泊爾又豈能輕易改的過來?不過改為一天吃一種還是可以的。然而第一天半夜到埠就下榻著名的Thamel洋人區(其實應該叫外國人區),第二天問了在大街上叫賣的水果車,一共只有三種:橘子,蘋果與芒果。橘子1kg是280Rs,蘋果是200Rs,不過橘子的價我卻聽成了80,覺得可以接受,於是抓了幾個大橘子放入袋中,怎知秤完後索價五百多,我當場就變臉啦!太離譜了,平均一个橘子要人民幣7-8元一個,吵了半天才弄清楚是我沒聽到他的Two-eighty的前面Two的發音,我覺他是故意將Two說的很小声,於是仍然厚起臉皮給退掉,賣方直說可以談價錢,且說他的水果都是進口的!要如何談?難不成把280砍成100以下?更何況我就只是想嚐一下尼泊爾的水果!這就是我第1次在尼泊爾企圖買水果的故事。

於是我又使出過去遠行時的老技倆,設法找到當地的傳統市場,那兒的價格肯定比較便宜,於是向旅店職員打聽,原來就在Thamel和杜巴廣場之間的阿三街就有,不過等我到了那兒才又儍了眼,沒錯!是有傳統市場,但人家的傳統可比咱的更傳統,他們就在廟前廣場的車水馬龍的街邊四周隨意擺,且擁擠髒亂吵雜至極。在我們的眼裡,那是百分之百的亂擺賣,然而就在那兒我看到了水果攤,正確的說是水果自行車攤,只是水果種類極少,大多是橘子與蘋果,也有香蕉與青葡萄,但卻沒芒果。橘子依舊是外型較大個的所謂進口貨,1kg賣80Rs,蘋果也是80Rs,這下是便宜了不少,顯然Thamel街上的水果販是專賣終老外的。於是各買了2kg,然而回去吃過後卻感覺不是味,兩種水果都是擺放了太久而不新鮮,橘子內早結成厚霜皮,而蘋果是缺少水分的粉沙感,看來這第2次的嚐試也不怎麼樣。

第3次以後就學的更精,橘子得選偏青皮一點的買,免得過熟,這種橘子個頭十分小,但口感不錯,而且大多數是1kg賣60Rs。然而我對蘋果又試了兩次後就失去了信心,主要的原因還是太老了。其次是大部分的蘋果乍看之下都不錯,拿在手上細瞧,才發現外表都十分難看,坑坑巴巴又多屬瘀爛的表皮,令人味口大失。我相信造成這種賣相不佳的原因多半是Nepal的運輸及包裝方面做的太簡陋之故。難怪街頭十分盛行現榨果汁,你買水果,他就立即壓成湯汁,還會管他表皮好壞嗎?事實上這種賣相不佳的現象不只是發生在蘋果身上,許多怕擠壓的蔬果也都是如此,例如香蕉與蕃茄,它們的個頭已經是小的可憐,再搞成那付德行,讓人看了幾乎買不下手。

話雖說如此,你還是得吃水果啊!於是初開始的幾天,橘子成了首選,那又為何不買香蕉呢?當然是被它更難看的樣子給嚇到啦!再說,以香蕉當水果吃,它的熱量太高而纖維素卻偏低,所以一直沒把它列入考慮。至於葡萄,到處都是一個價,100Rs,然而洗葡萄卻是个麻煩事,尤其是這兒的自來水實在不能令人放心,所以來到加都的頭一段時間就以吃了橘子為主。然而我卻發現傳統市場的蕃茄才真的是便宜,不過要和菜販子說英語可就是件頭痛的事,有的不論你怎麼講她都是嘰哩咕嚕的說了一大堆尼伯爾話,總之要想先問明菜價是難如登天,就連比手勢都沒有用,她依然是回了一大堆你聽不懂的話,後來我乾脆先秤上1kg,再掏出100Rs讓她找,沒想到她還是一大堆話,弄了半天她才指了我手上的20Rs鈔票,我終於明白了,1公斤是20Rs!她嫌我給的數額太大啦!找錢很麻煩呢!

我這樣述說在傳統市場的交易過程,或許你會以為這些菜販子蠻老實的,其實他們並非個個如此,有的還是會乘機會撈上一把,那蕃茄我就曾買過45Rs的,但買的次數多了就會和固定的販子交易了,當然他一定是不會蒙我,且又是能說英語的!

其實和菜販子溝通只是難題之一,你還得習慣他們的用秤文化,尼泊爾的絕大部分地方是沒有彈簧秤的,更沒見到電子秤(一點也不奇怪,缺电嘛)。如果要用彈簧秤,那小販子就得會乘法計數,而客人也得有相當的計算能力去核實,否則誰也不敢信誰,那生意可就難做啦!然而尼泊爾受過教育的人不多,這種事還需要再簡化,必然是得一目了然的讓雙方都放心才行,所以尼泊爾的菜販都是統一採用手提天平式的秤,而且還是一比一的對稱,換句話說,如果你要買1kg的菜,他就拿1kg重量的秤錘放在另外一个盤子裡,買半公斤就放半公斤的,這也蠻好的,可以做到老少無欺嘛!然而你挑的東西可沒那麼剛好是一或半公斤,於是就以增減你挑的東西來平衡那隻秤,若是買的都是大傢伙,如蘋果或芒果的,菜販子肯定會要把已挑好的水果更換大小,有時真還有點難度呢!最要命的是在這個節骨眼上,通常都是他眼明手快的幫你換了,沒準就換上一個爛的,於是客人就有意見啦,接著又是一場口舌及重稱的節目上演。若是你的撿數量太少,那菜販子就更頭大,有的還好,額外準備了像石頭一樣的秤錘,我想應該是1/4kg吧,但計數時就會令他大皺眉頭,就因為要除4嘛!所以我買東西一定是喊1kg,免得為難人家,其次是我一定會挑超過1kg重量的東西,這樣小販只能把多的拿出,而不會瞎塞一些你不想要的,正如前面我說的,大部分的水果外觀都很爛時,你絕對不想由他來代勞選水果。

不過上述的方法對買香蕉可就不管用了,我不是說不買香蕉嘛!又怎會提這檔事呢?凡事都沒有一個絕對,即便它再難看,關鍵時刻還是會買的。那我就先說尼泊爾的香蕉長的是啥个樣吧!具體而形象的說,我初時所看到的尼泊爾蕉大約是洋人的手指大小,就叫手指蕉吧!而且外表全是綠色,又幾乎都被搞的瘀黑。相信在深圳有買蕉經驗的人都可能有過這種體驗,那些看起來黃澄澄且毫無瑕疵的蕉,很大機會是半生不熟的,這是現代科技精密催熟的結果,商人們怕催的太熟而易爛,於是搞出了極高明的方法---外熟內生。要怪就怪像我一樣的這類顧客,總是喜歡以貌取捨。然而我們的黃蕉也真的是出了名的易爛,你只要看其外表瘀黑就知道裡面是爛的,於是你想一想,我怎會去買集所有缺點於一身的瘀黑綠蕉?當時更是覺得尼泊爾人的確是窮了一點,連這種蕉也要啃。

出於好奇,我也曾試著問香蕉的價格,但回答的話令我一頭霧水,似乎他的話中沒有甚麼幾十或上百的字眼,於是不了了之!一周後我們坐大巴去特賴山谷,大巴開的時間比我們預計的要長了不少,於是免不了得在車子停靠的休息點買一些補給品,而那些路邊食物卻令人退避三舍,尤其全都是用手抓的,而且還是用手抓盤子來炒麵的,他們連炒菜鏟都省了!無可奈何之下,弟弟就買了那綠蕉,就因為它免洗且乾淨。他也沒問價,抓了一大串然後交給店家,店家扳弄了一下香蕉,然後從那串蕉上拔下一隻,再從攤子上撿了一隻更小的蕉放在一起,接著告訴我弟弟:40盧比。價格倒是蠻便宜的,因為那串蕉有14隻,只是計價的方法令人摸不著頭腦,怎麼算也弄不出个40的整數啊!那店家又為何要把咱選的蕉拔下一隻呢,接著又……!算了!先吃吧!

沒想到青色的綠蕉卻非常好拔且易剝皮,比起深圳的假熟蕉得用牛力拔下,這兒的綠蕉可以用較温柔的方法對待之。但最關鍵的還是內相,它並沒有和它的外表一樣的爛,我也不知這蕉是天然熟亦或是人工催熟,但口感是極為香甜,絕對沒有生澀味,唯一的缺點是得一連吃上好幾隻才能飽腹,這回我們終於明白以貌取蕉是大錯至極!另一方面也開始思考店家是怎麼計價的,下回買時才會有個譜。原來尼泊爾零售蕉是以每隻計的,我們買的蕉每隻是3Rs,店家為了湊整數好計價,14隻蕉中拔下一隻大個頭的,再補上一隻小隻的,就當40啦 (尼泊爾也有1及2Rs的錢幣,但流通量不大,這些硬幣通常是用於施捨)!

於是像這樣的蕉就經常成為外出時的能量食品,花个幾十盧比就能讓三個大男人頂上个大半天呢!不過至今為止我們還是弄不清楚Nepal香蕉的合理价,一個月下來,我們買過3Rs一隻的,也有5Rs一隻的,多數是2Rs左右,比較便宜的是往Tansen的山谷中,那兒產蕉,每隻只有1.5Rs,沒想到此番回到加都,就在人頭湧動的杜巴廣場小廟對面,8隻蕉是10Rs,似乎完全違背了離產地越遠,運輸成本越高,越近市中心,物價也越高的原則,不過對我們而言,都是既便宜又可口的食物。

至於黃色的蕉,尼泊爾也有,只是我們剛去的時候它還未上市,我們也是在往Tansen的山谷中看到,但並未出手買,直到離開Tansen時遇到罷工罷市,在街上買不到任何食品,只好從唯一的水果地攤上買黃蕉,每隻是3Rs,我弟弟十分不高興,認為太貴,但我看此黃蕉的個頭較大,大約是綠蕉的1.5倍,外觀更是光滑無瘀黑,於是買下。沒想到此串蕉就成了那天逃難式離開Tansen的主食,一直頂到晚上11點回到Pokhora。此黃蕉的口感略像咱的芭蕉且更甜,但它的外皮就十分好剝且薄,因此黃蕉的實際可食部分比綠蕉大的多,然而當我吃到底部時,卻感到口中有一塊約5mm大小的圓體硬物,吐出一看,香蕉仔!這也是我有生以來第1次吃到真正的香蕉仔,照理它們早就退化成比砂粒還小的軟性物質,沒想到在Nepal卻還有這種蕉,而且是每隻蕉都有仔,但不知是不是所有黄香蕉都會有仔了。

木瓜及西瓜只在加都及Pokhora的街頭出現的比較多,但不少木瓜是青皮的,我看到小販子用刀切去了皮,裡面倒也是橙黃色,只是看起來就是硬硬的,所以我沒敢買。至於西瓜就更別提了,我在Pokhora看到半生的就拿出來賣,一眼就可以看到不少白白的瓜仔,所以瓜肉多半是淡紅色,但他們照賣,也一樣有人買,然而有些小販賣的方法就叫人不敢恭維,西瓜切成塊後就用紅色沙網套在上面在街頭擺賣,這沙網又怎能阻擋灰塵?何況沙網又有部分面積接觸到西瓜,防蠅的效果大概也好不了那去。總之!不知是我們的世界的生活方式令我們的眼中容不了沙粒,亦或是我們太過雞蛋裡挑骨頭了,尼泊爾街市小販所賣的水果多少是會令人有不安的感覺。

還有一種水果,但它不會出現在水果攤上,你只能在菜市場上找到它,那就是青瓜(是我把它當青瓜),不過這是咱的叫法,尼泊爾的青瓜個頭可不小,長相也和咱的不一樣,外皮光滑圓潤,瓜肉細膩且多汁,瓜皮只有輕微澀味,因此非常適合生吃,在一些汽車停靠點,小販子會把青瓜切成1/3直條,然後放在大盤子中,就這樣露天的對每輛經過的車叫賣,相信你大概不太敢買了吃,而在部分的汽車休息點,也有店家是把它們整支都泡在水裡,買的人拿起來就可以吃了,當然這也是以尼泊爾人的衛生標準來看的,咱還是用瓶裝水再處理一下吧。每支重量大約半公斤,10Rs,又是一個極好的水果。此外你也可以看見用同樣切開的方式在停車點賣椰子仁的,我不知這椰子仁算不算水果,但尼泊爾人喜歡吃它,然而所有的椰子仁在剝皮處理的過程中都得用手抓弄,加上以生水清洗,然後又是切開成小片露天叫賣,你會有興趣嗎?

香蕉、橘子及蘋果是街頭出現最多的水果,你也可以偶而看到木瓜、芒果、鳳梨及石榴等,我在Tansen也買了小梅子嚐了一下,那梅子依然是只有我的半個大小。我不知道這些水果的產地是在那裡,但我相信香蕉一定是產自尼泊爾,因為低海拔地區有不少蕉園,蘋果就只在AC線的Ghasa看到種植,但面積不大,且很難運下山。橘子更只是在Tatopani的家庭院子中瞧見,而且品種和市售的不一樣,總之!我們在西部的山谷平原來回跑了幾次,這一帶是尼泊爾農產品最豐盛之地,然而除了一般耕作物,甚少看到果樹。但我相信他們的水果及農作物甚少施撒人造肥料,因為鄉間街頭幾乎看不到肥料包裝袋,這和內地的情況是恰恰相反,難怪水果長的既小又醜,但我們能說它不營養及不好吃嗎?而且我也沒看見甚麼我們沒有的特殊水果,有一點失望。
发表于 2009-4-8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Namaste!

Namaste!

SHOCKLIN大哥有空先传些PP上来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Namaste!

水:

尼泊爾擁有全世界最多且最高的山,而順山谷而下的溪河更是遍布全境,然而水資源豐富的它卻飽受利用率極低之苦,對於大多數來玩的遊客而言,比較明顯的體會只是尼泊爾的全國性的分時供電而已,但這種情況在雨季時多少可以得到一些緩解,除此而外就很少感受到缺水的痛苦與水質不佳的困擾,因為幾乎所有的遊客都是以買瓶裝水做為每天的飲用水,同時也都是在餐廳裡用餐及喝飲料等,幾乎很少和當地的自來水接觸,除非是上厠所,洗澡及洗衣服等,不過既然是住在旅店,遇到缺水的情況就非常少,也不容易從上述的行為中察覺到水質不佳的問題。事實上只要稍為細心留意,加都滿街都是送飲用水的車子,這種效率極低的運送法,正說明當地居民對安全飲用水的迫切需求,再加上公共水龍頭前的大排長龍的用器皿接水,更反應出低下階層百姓之痛苦,事實上他們接的水主要還是用於飲用而已,生活上的其他用水就可想而知了。

尼泊爾經濟實力較弱,國家支出中的很大一部份比例是依靠外援,當然對電力設施的投資更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據說尼泊爾不少電廠的興建是印度搞的,於是就出現產生的電力先送到印度,部分再回送尼泊爾的現象。更沒想到這幾年尼泊爾的人口激增,用電量也大增,但發電量並沒有改變,尼泊爾的財力又不足,造成績欠印度電費的可笑事件,一度還出現印度電廠拉閘逼交電費的事件,產电國卻被电費給逼死,於是分時供電就推上了台面,是全國性的大範圍實施,除了少數地區自己有水電廠外,幾乎無一幸免,而乾旱季節的供電時間更是大幅縮短,偏偏此季節卻是旅遊旺季,遊客也會感到不便是在所難免的。這是一位尼泊爾人告訴我們的奇事。

加德滿都不比尼泊爾的其他城市,它並沒有稍為乾淨一點的河流通過此區,至少在旱季,流經它的兩條河---巴格馬蒂河(聖河)與Bishnumati河都是污臭之水,河邊四周布滿了大量的垃圾,著名的火葬場也是分布在河的四周,說一句玩笑的話,河的沿岸都是橫屍遍野,它髒到絕對比早期的深圳布吉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居住在河邊的都是最低種姓也是最貧窮的人,可想而知,若無清潔的免費供水,這些人的生活處境是如何!不過上天似乎也有了巧妙的安排,每年的6-9月的雨季,暴漲的河水會將大量的垃圾及汚泥沖到下游,多少給了沿岸居民一段略為清潔用水的日子,由此看來,這些河有多聖潔是你我心人知肚明,但偏偏印度教徒是會到河裡舉行沐浴儀事,我只能搖頭表示搞不懂啦!

那麼話題再說回到我們居住的Thamel地區的水質情況,我相信Thamel和加都大多數後來富起來的居民區是一樣,用的是同一種供水系統,市內公共供水龍頭也應該屬於同一環線內。然而我留意到,僅僅是用目視的方法就可以看出水是呈現微黃泥色(放在瓶中看),有時也會出現雜質,但我不會就此論斷水質不安全,畢竟雜質和菌落及重金屬並不代表相同的意義,但也反應出加都水廠的處理能力。就在數天前的一場大雨後,水龍頭流出的水一眼就能看出是黃泥色的,而且我也不相信大多數的餐廳會先過濾後再用於處理食物,但也沒聽說出過甚麽亂子,所以只要你不老是想著那黃泥水,生活一樣可以過得很安然!何況用餐時的水分佔日飲水的比例並不大。事實上大多數的遊客都是人手一瓶1升裝的純淨水,雖然Lonely Planet及某些機構一再呼籲少買瓶裝水,因為那些瓶子嚴重汚染了Nepal的環境,尤其是Nepal並沒有這一類的工業能回收利用它們,可惜這種呼籲收效甚微,一則是在城市找不到供水點,二則是要遊客天天去裝水也太不現實。而真正的殺手是瓶裝水太便宜了,1升裝20Rs,Thamel區外是15Rs,到處有得賣,環保的供水還會有甚麼競爭力?然而真正的瓶裝水大用戶卻是當地百姓,遊客再環保又能起到甚麼樣的作用?

不過加德滿都郊區又是完全不同的景像,山坡的植被非常的茂盛,那兒大多數地方有較豐富的山泉,因而農作物也比其他地區有更多的栽種期,甚至加德滿都部分市區的飲用水也是來自這些山泉,直接用飲水車抽水就送到居民的嘴裡了!

Nepal的瓶裝水旋蓋和我們的有一點不一樣,它們清一色的都是旋了60度就能打開的蓋子,估計是想省料及製造技術的原因,這樣的旋蓋對想帶著它出行的人來說,偶而會造成不少漏水的意外,尤其是橫放並受擠壓的情況下特易漏水。初來時我們不知狀況就惹了些麻煩,偶而也見到其他人的尷尬場面。此外,剛買的瓶裝水旋蓋上都另外封裝了透明熱縮管,我想一方面是用於防止瓶蓋鬆動,另一方面是防止不良客人順手一扭就打開了。但要扯下封裝的熱縮管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不像我們的一些產品(如藥瓶)會在上面做切割紋,於是就要考驗指甲功了。當然,你也可以不理熱縮管,就直接旋開,但很快就會發現熱縮管可能會跟著瓶蓋走,且會多出一截,當你再旋上時,熱縮管就旋到瓶蓋裡去,更容易漏水。不過這些都是芝麻點小事,死不了人的!我純屬閒聊。

瓶裝水在我們走過的所有通車的平原與山谷都是20Rs,但也有例外的,如加德滿都的一些小店或Pokhara Lake Side的一家超市就能買到15Rs的,Thamel的超市有時更會以10Rs促銷,但也有些店會以冷藏過的25Rs來要價,在Pokhara Lake Side還可以買到2升的瓶裝水,公價是30Rs,但也有店家開價40Rs的。 這5或10盧比看起來不多,每天累積的數額卻很驚人,能省就省吧!

除了加德滿都外,遊客去的最多的地方是Pokhara,它最出名的地方就是Phewa Lake(費瓦湖)的Lake Side,既然是在湖邊,就不應該缺水才是,可惜真實的情況和想的大相徑庭,我在Pokhara的大部份地區,不論是湖邊或山坡上,永遠都會見到村民消耗大量的時間忙於在公共供水龍頭上接水,接水的瓶瓶罐罐也永遠是排的老長,路上走動的村民與孩子大多是提著水罐往來於水源與住家之間,可見飲用水的緊張性,不過這兒的人不必像加都的百姓一樣連生活用水都不易獲得,他們可以到湖旁或水渠道洗衣服或洗澡,也有人會划船至湖中央取水回去飲用。所以我不相信接待遊客的旅店不會有缺水的問題,一般比較小的旅店會全天候的將自來水接到屋頂的儲水槽中,這兒和加都一樣,也是家家戶戶的屋頂都有一个或數个儲水槽,若是用量不大,就可以免強應付,用水量大的店家就得另謀他途的想辦法,當然腦筋又是動到費瓦湖了。

如果你順著湖邊牧草地一路行,就會看到草地上安裝了許多的抽水馬達,馬達聲幾乎就沒停止過,而水管就延伸至湖心與店家,所以費瓦湖是不少遊客的起居用水,也是三餐用水,只是他們很少知道罷了。那麼費瓦湖的水質又如何呢?正如我前面說的,不少居民是以費瓦湖為生活用水,洗衣就在湖邊或湖上,洗澡也是,連旅店或是經營Laundry的店家也是請人在湖旁洗衣服及被單,加上Lake Side的居民廢水只是經過最原始的兩道鐵柵攔截大型固態物體後就直接排入湖中,於是用肉眼瞧都可以看見大片的污物漂在岸邊,那麽靠近湖邊的水質就可想而知。我不知那些抽水管有多深入湖心,但這樣的對待費瓦湖,終究人也是要付出代價的。

有趣的是我們騎車去Pokhara郊區二十公里外的Begnas Tal(比格納斯湖) 及Rupa Tal(魯帕湖)時,在Begnas Tal水霸下方我首次看到Nepal的淨化水廠,雖然簡陋了一點,但好過沒有。然而我看到的Begnas Tal的湖水情況卻遠好於費瓦湖,我想這是因為湖邊沒有多少住家及養魚排之故!這又說明了甚麼呢?即使如此乾淨的湖水仍然是要再處理的!此外在其4公里外的Rupa Tal(魯帕湖)就已成了名符其實的藍藻湖,只是在幾乎沒有工業的Nepal,湖附近又幾乎沒居民住家,好好的湖又為何成為藍藻湖?我猜是湖中有著大量的養魚排,而整個湖又是封閉式,所以而導致。其實費瓦湖中的魚排更是多的嚇人,只不過湖水一直有新水注入及舊水流出,加上費瓦湖深且大的多,消化一些汚染物還是有一定的能力,但費瓦湖遭受一定程度的污染,幾年前就是已知的事實。

由此看來,即便是買最便宜的純淨水恐怕也安全過喝水龍頭或山泉的水,尤其是我們對異地的菌種毫無抵抗能力,反應的症狀也極為嚴重。我們經常看到當地人湊在水龍頭上就喝,他們沒事,我們未必安全。以我的隊友來說,他就是喝了山泉水出了事,嚴重到數天之後仍無法行動正常,甚至完全無食慾,身體虛弱在所難免,而我弟弟近日也是喝了山泉水,但他加了當地產的所謂殺菌水,不幸仍然中招,症狀很類似前面的隊友,恐怕他得辛苦幾天。因此,最安全的飲水還是煮開並多煮一會的沸水,其次是加了碘(Iodine)消毒的水,碘的殺菌能力極強,但我想它也會殺掉腸內的有益菌,因此常喝仍然不是對身體有好處的!

我不是來Nepal調查水質的,只不過到處走走,看到一些異常現象而加以留意罷了!或許某些觀點未必正確,但出門在外,一切小心為上總是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山友户外网

GMT+8, 2024-11-29 18:37 , Processed in 0.16322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