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户外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38|回复: 2

玛丽亚·蒙特梭利博士(世人所欣赏之伟大女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7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玛丽亚·蒙特梭利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她毕生致力于儿童研究和教育实践,创办了举世闻名的“儿童之家“,创立了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撰写了幼儿教育理论著作,开办了国际培训班,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蒙特梭利由于教育学说与“儿童之家“的实践,在幼儿教育方面成为自福禄贝尔时代以来影响最大的人.

第一阶段 出生和求学阶段

  玛丽亚·蒙特梭利1870年8月31日出生在意大利安科纳省的基亚瓦拉莱镇。父亲亚历山德鲁· 蒙特梭利是贵族后裔和思想保守的军人。母亲瑞尼尔·斯托帕尼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心地善良。这种宗教信仰对蒙特梭利的一生影响极大。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蒙特梭利是个独生女,但父母并不溺爱她,而是注意对她的教育,如要求她守纪律,同情和帮助穷苦和残疾的儿童。因此她幼年时就特别关心那些不幸的儿童,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在安科纳上小学时,蒙特梭利也表现出关心、帮助其他儿童的倾向,对教师轻视儿童和侵犯儿童人格尊严的态度和行为极为反感。
一.小学时期
  1.不愿成名,特别关心儿童。
  2.具有强烈的个人尊严感、择善固执和不妥协的个性。玛丽亚从孩提时代起,她的自尊心就非常强烈。有个老师对学生很严格,很权威,不尊重,不关心。有一次这位老师曾用略带侮辱的口吻提及她的眼睛,为了抗议,玛丽亚从此不在这老师面前抬起“这对眼睛”,她认为孩子也是一个人,也需要受到尊重。
二.中学时期
  1.有强烈的求知欲: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在1 3岁时进人米开朗基罗工科学校,且于1886年时以最优秀的成绩毕业,奠定了数学基础。(因为对数学有基础又有兴趣,所以她会设计很多数学教具,就是跟她早期的求学过程有关系。她之所以觉得孩子一定要学数学,是因为在数学里面,可以学到精确与秩序,而这二科跟她将来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推理、思考、创意有关系。)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中学毕业,父母要蒙特梭利做教师或结婚,玛丽亚都不愿意,当时她喜欢数学,就进入只收男生的技术学院。

三.大学时期
  1. 十六岁(1886年)进入工科大学,专攻数学。
  2.因后来发现对生物有兴趣,于1890年进入罗马大学读生物。
  3.读了生物,蒙特梭利觉得对医学有兴趣,就去见医学院院长,她对院长说:“我要进医学院”。遭到拒绝后,蒙特梭利站在门口态度坚决地对院长说:“我知道我有一天会进入医学院”。因此,玛丽亚将进医学院的要求课程——数学、物理、生物都一一选修,并以优越的成绩毕业。
  4.1892年,蒙特梭利终于进入医学院,这在当时来说是突破了传统与规矩,因此她的父亲和她断绝父女关系,并中断了她的经济来源。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5.进入医学院后,生活仅靠所申请的奖学金和课余兼职家教的收入,非常艰苦。因课业重又为生活烦恼,有一天她自觉精神受不了,就从实验室跑出去,到公园中看到了一对要饭的母女,而小女孩在一旁玩着一张不起眼的纸,非常专心。蒙特梭利看到小女孩的神情后,觉得人世间的困难,活着的责任,好像都在这小女孩的专注眼神中淡化了。更让蒙特梭利领悟到“每个人生下来都负有使命,人并不是为了享乐而来,每个人活着都要去尽自己的使命,只不过有时候我们感觉不到自己的使命罢了”,于是又回到实验室。
  6.1896年,蒙特梭利26岁,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蒙特梭利年轻时爱好生物学,对医学作过专门的研究,这对她以后教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大学毕业后,蒙特梭利担任了罗马大学附属精神病诊所的助理医生,从此她开始从事儿童教育工作。

第二阶段 学习与探索(1896—1906)

  蒙特梭利在担任助理医生期间(1896—1898),主要是治疗智障儿童。当时意大利把智障儿童与精神病患者一起关押在疯人院里。室内没有玩具,甚至没有任何可供儿童抓握和操作的东西;管理人员态度恶劣,根本不组织任何活动。蒙特梭利对这些儿童的处境深表同情。通过观察和研究,她深深感到,这种医疗方法只能加速儿童智力下降。从此,她对智障儿童的治疗和教育问题产生了兴趣,决心用自己的智慧去帮助他们。
  为了找到一种适合智障儿童的教育方法,蒙特梭利认真研究了法国心理学家伊塔和塞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她亲自翻译他们的著作,亲手抄写,以加深理解。
伊塔和塞根是19世纪训练心理缺陷儿童的著名人物。伊塔曾在1800年对一个早年被丢弃后在森林中长大的“野孩”进行治疗,并发表了实验报告。塞根继承了伊塔的事业,提出“生理教育法”,主张对身体有残缺和智力落后的儿童进行感官训练,充分发挥他们的生理功能,促进其智力和个性的发展,他著有《痴呆的精神治疗、保健与教育》和《痴呆及其生理治疗方法》。伊塔和塞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深深地影响蒙特梭利。她认为这就是“科学的教育学”的先导。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898年,在都灵召开的教育会议上,蒙特梭利发表了以《精神教育》为题的演讲,阐述了对智障儿童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她指出:“儿童的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并呼吁,智障儿童应当与正常儿童一样,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
  蒙特梭利的演讲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反响和意大利当局的重视。教育部长巴克色利委托她对罗马从事智障儿童教育的教师进行培训,并任命她为国立精神治疗学院院长(1898—1900)。这所学院是一所特殊学校,培养从事智力缺陷儿童教育的专门教师。蒙特梭利在那里工作的两年间,她根据伊塔的实验和塞根的研究,设计了一整套对智力缺陷儿童进行观察和教育的特殊方法,对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在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和运用这套方法。与此同时,她还制作了一些教具,准备了一些材料,亲自对智力缺陷儿童施教。有一个时期,她每天从上午8点到下午7点,都和儿童在一起。晚上,还要整理笔记,进行比较和分析。就这样,她的这套方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些智力缺陷儿童不仅学会了读与写,并且通过了正常儿童的统一考试。因此,蒙特梭利对这段经历评价很高,自称通过这两年的教育实践,她获得了第一个真正的教育学的学位。
  蒙特梭利发现,智力缺陷儿童的心理水平一般比同龄的正常儿童差,但与年龄更小的正常儿童有很多共同的特点,如感官发育不完善,动作不协调,走路不稳定,不能从事脱衣服之类的活动,没有掌握语言,注意力不集中等。因此她确信,自己为智力缺陷儿童设计的教育方法也适用于正常儿童,而且会获得更显著的效果。于是,她决心献身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工作。
  在这种思想支配下,1901年,蒙特梭利离开精神治疗学院,再次回到罗马大学,进修哲学、普通教育学、实验心理学和教育人类学,以扩大和加深自己的理论基础,进一步研究教育正常儿童的方法,为以后从事正常儿童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04—1907年,她担任罗马大学人类学教授,并在讲义的基础上整理成《教育人类学》一书,于1908年出版。

第三阶段 实验研究和幼儿教育方法的创立(1907—1911)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06年,“罗马住宅改善协会”在贫民窟圣洛仑佐区建筑了两栋平民公寓,供穷人租赁。白天,父母们外出工作,年幼的儿童无人照管。他们在公寓里玩耍,破坏公寓设施。因此有人建议在每栋公寓里建一所学校,把公寓里3~7岁的幼儿集中在一间教室里,请一名教师指导他们游戏和学习。当时,正值蒙特梭利到米兰担任万国博览会科学教育与实验心理学两门学科的评审委员,于是该协会的董事长达勒姆便聘请蒙特梭利担任公寓幼儿学校的组织工作。蒙特梭利长期以来一直渴望从事正常儿童的教育工作。她把办公寓幼儿学校视为对自己教育思想进行实验的良机,因此欣然应聘,于1907年1月6日在罗马圣洛仑佐区开办了第一所“公寓幼儿学校”,又称“儿童之家”。
  “儿童之家”的教育实验研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那些入校时胆小、害羞、语言发展差、注意不集中、面无表情的贫苦家庭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后,变得举止文雅、整洁有礼貌,还学会了饲养动物、做手工,5岁以前就学会计数,并掌握了读和写的基本技能。
  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研究,蒙特梭利掌握了正常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并创造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为儿童准备一个适合其身心发展的环境,使用教具对儿童进行感官训练。1909年,她总结“儿童之家”的经验,出版了《使用于儿童之家幼儿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全面阐述了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此书出版后,很快被译成20多种文字,流传于世界各地。
  “儿童之家”的成功,引起国内外人们的广泛注意。来自欧美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参观者对蒙特梭利创造的教学方法评价极高,回国后大力宣传,加之蒙特梭利著作的畅销,这就使蒙特梭利的幼儿教育法很快传播开来。罗马和世界各地涌现出大量类似的“儿童之家”,如瑞士于1909年,法国和美国于1911年,英国于1912年,都把她的方法用于幼儿教育。甚至澳大利亚、阿根廷、日本和朝鲜也办起了蒙特梭利式的“儿童之家”。

第四阶段 传播与发展(1911—1952)

  为了使人们能够真正了解、掌握和运用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蒙特梭利于1911年离开“儿童之家”,一方面开设国际培训班,举行国际会议;另一方面进一步开拓自己的研究领域,致力于青春期和新生儿的研究,力图用教育改造社会,从而实现世界和平。
  蒙特梭利先是在国内开办培训班。当时赴罗马接受培训的学生来自40多个不同的国家,人数多达四五千人,形成了“蒙特梭利漩风”。
国际教师培训班的教学活动分为3个部分。一是由蒙特梭利授课。讲课内容包括蒙特梭利幼儿教育法所依据的哲学、社会学及心理学原则,教具的性质与目的,“儿童之家”的管理方法,以及“人类在地球上的世界性使命”和“教育与世界和平”等问题。二是全面、系统地研究教具。研究如何运用教具材料、器械和设备训练儿童的感觉和知觉,发展儿童的动作。三是参观“儿童之家”。蒙特梭利认为,只有亲自参观“儿童之家”,才能实际观察儿童的活动情况,真正了解蒙特梭利教学法是如何实施的。
  学生接受6个月的培训后,通过笔试和口试,可获得由蒙特梭利亲笔签名的“蒙特梭利证书”。持此证书的人有资格开办蒙特梭利学校,但还须在蒙特梭利开办的“儿童之家”工作两年。
  此外,蒙特梭利还先后在美、英、法、德、荷兰、西班牙、奥地利、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开办国际培训班。
  1929年,“国际蒙特梭利协会”在丹麦成立,蒙特梭利任会长。此后,10多个国家相继成立了“蒙特梭利学会”。从1929年至1951年蒙特梭利逝世前,“国际蒙特梭利协会”召开了9次大会,蒙特梭利连任9届大会主席。到1952年蒙特梭利逝世时,欧美和印度等地都建立了蒙特梭利学会,“儿童之家”则遍及世界各地。
  第一次于1929年在丹麦的艾尔斯诸举行;
  第二次于1932年在法国的尼斯;
  第三次于1933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第四次于1934年在意大利的罗马;
  第五次于1936年在英国的牛津;
  第六次于1937年在丹麦的哥本哈根;
  第七次于1938年在苏格兰爱丁堡;
  第八次于1949年在意大利的山瑞穆;
  第九次于1951年在英国的伦敦。
  蒙特梭利并没有被自己的成功所迷惑,她深深感到自己只是发现了开发人类发展的无限创造力的钥匙,而这仅仅是教育革新运动的开始,并不是结束。科学教育的方法不只应当用于幼儿阶段,还应当用于教育的各个阶段,即从一个人出生一直延伸到大学阶段。这个艰巨的任务,决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方可实现。她决心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竭尽全力。
  在青春期的研究方面,她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应用于高年级学生。她研究了儿童发展中的敏感期,分析了每个敏感期中具有不同文化儿童的特点,提出了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方法,并且创造了适用于小学和中学的教具,用于语法、阅读、算术、几何、音乐、美术等教学。这方面的代表作有《高级蒙特梭利方法》(1912)等。
[$nbsp][$nbsp][$nbsp][$nbsp][$nbsp]在新生儿研究方面,她探讨了自出生至3岁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强调教育应从婴儿出生就开始进行。这方面她的代表作有《童年的秘密》(1936)、《儿童的发现》(1948)等。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蒙特梭利亲身经历了2次世界大战,深受其苦。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时期,蒙特梭利的学校被封闭,著作被焚毁,她本人被迫离开意大利,迁居荷兰。直到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她才受意大利政府的邀请回国,重建“儿童之家”。蒙特梭利早在19世纪20年代就萌发了利用教育改造社会,实现世界和平的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她的这种思想更为强烈。她四处演讲,宣传自己的主张。她坚持,实现世界和平,拯救人类,必须从儿童开始。新教育应为儿童提供适宜的环境,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发挥他们内在的潜能,把他们培养成为能理解、控制和建设现代社会的新人。她的《新世界的教育》(1946)一书集中了她有关的演讲。
  蒙特梭利为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和实现世界和平奋斗了一生。她生前曾经获得许多荣誉和奖励,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她的热爱与尊敬。例如,法国授予她“荣誉社团会员勋章”;她的故乡安科纳和米兰等地授予她“荣誉公民”的称号;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授予她“荣誉哲学博士”学位;苏格兰教育研究院授予她“荣誉院士”职位。她还于1949、1950、1951年连续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的资格。
  1952年5月6日,蒙特梭利在荷兰与世长辞。其后,她创立的蒙特梭利教育理论和方法经欧洲传入美洲大陆,后又传入日本、台湾、香港、新加坡、印度等亚太国家,上世纪末传入中国大陆,逐渐风靡世界,成为引领幼儿教育的一股新潮流.
 楼主| 发表于 2007-8-7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玛丽亚·蒙特梭利博士(世人所欣赏之伟大女性)

“教育真正需要预备的是自觉性的学习,要培养一个能帮助生命发展的教师,不能只是停留在知识性的学习,它必须包括品行的训练与精神的预备。”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玛利亚.蒙特梭利之吸收性心智

“成人的幸福与他在幼儿时期所过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幼儿身上所犯下的错误会造成无法消除的印象.我们将会死,但是我们的幼儿将会因我们的错误结果而受苦.对幼儿的任何影响都会影响人类,因为一个人的教育就是在他细致和神秘的心灵深处完成的.”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幼儿之秘》

“我们照顾孩子的原则应该不是要求他们学什么,而是不断地让那盏智慧的灯,在孩子心里燃烧。”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玛利亚.蒙特梭利博士
[$nbsp][$nbsp]

“儿童不再是个负担,他会让我们看见,他就是大自然中最伟大的,最令人安慰的奇迹了,我们将发现他不再是一个无助.等待填满成人智慧的空壳子,而是愈看愈具人类智慧尊严的创造者.”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吸收性心智第一章

“我们坚信,只有转移我们的注意力及精力去发现儿童,并且发展儿童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伟大的潜能,则人类的问题,尤其是当今所刻不容缓的世界和平与大同的课题,才有希望获得解决.”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玛利亚.蒙特梭利1948.11

“不是为金钱,不是为了金钱价值的东西,不是为了生活,不是为了荣誉,不是希望得到称赞,更不是宣传自己的主张,唯一的目的,乃是’人的生命’得到充分发展.”
                                                                    -----福禄贝尔
 楼主| 发表于 2007-8-7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玛丽亚·蒙特梭利博士(世人所欣赏之伟大女性)

蒙特梭利
是一种态度
它不是一种教育系统
从事者必须对幼儿有浓厚的爱
同时理解幼儿
蒙特梭利
是一种对待人类的精神态度
人类起源于
童年

态度-----表现在行为
精神态度-----是爱,是细节,是量化的具体的行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山友户外网

GMT+8, 2024-5-16 03:18 , Processed in 0.16266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