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户外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649|回复: 94

渐行渐远----记四川大渡河之行(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1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enter]渐行渐远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记二坪、放马坪、古路之行
[/center]

活动时间:10月1日~10月7日
活动主题:小探大渡河峡谷
活动人员:一牛、替补、千冰缘、土豆、小风、萤火虫、清水青青、岛


渐行渐远,远至四川。

10月2日至3日,汉源--乌斯河--大桥--田坪--二坪--乌斯河--皇木
一行六人站在乌斯大桥桥头,这才真实意识到只要爬上悬崖上的五道天梯,大渡河畔那个隔世的二坪村就是眼前的事儿。

桥头是深溪沟电站前期疏导工程工地,武警战士示意不许拍照。晃过新修的乌斯大桥,往山上走去,可老天爷,一点情面不讲的飘起了小雨。

一牛、土豆、小风都是四川人士,于是方言当道,无形中更觉自己外乡人的笨嘴拙舌。
上去下来的老乡听说我们去二坪去耍,总会笑着说:那个地方有啥子好耍的吗!扎扎实实的方言拧着高腔低调的起伏,听着有着一股子狠劲又揉着一些热情,比如古路人听说我们上过二坪时只点着头讲了一个字:野!而土豆,一路上把拖着重庆音腔的“面块”叫嚷成了一种口号,以至于我们无论是在高兴还是郁闷甚至是疯狂时也会扯着嗓子对着峡谷吼上一声不成调的“面块”,听着就象球场上狂叫“雄起”一般。

这是一座位于大渡河旁汉源县乌斯大桥乡内的海拔2700余米的高山,山腰上分布着三个平台,平台上散落着彝族村落和他们赖以生存的旱地。

田坪,即是一坪,由下而上的第一个平台。
海拔1500余米,田多,跟外界的接触便利许多,对比起二坪略显富足。村子座落在稻田与荞麦之间,白墙黑瓦的砖房黄的稻束红的荞花衬着游离的云雾,成昆铁路在脚下穿山而过,大渡河浑黄却暗流凶涌。

田坪之上,是二坪。
二坪吸引我们的是天梯,是那所教学质量超过乡中心学校的小学和支撑着这所学校十六年的那对夫妻教师。
天梯,让二坪人与外界相通,又局限了沟通的自由性。6月之前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就是悬崖上的五道木制天梯,爬和背,就是他们的交通与运输。

雨仍是不讲情面的飘着,天梯在细雨中又平添了几份威慑,考虑到安全,上还是不上实在让人矛盾。打听到还有另外一条路可以直接去到二坪,决定用五个小时走当地人二个小时就能走完的骡马道,结果发现在后来的行程中这种换算倍率要以三或四来计算。

穿过稻田和荞子地,上了骡马道,无意中抄了近路,爬了段形如船底顶的乱石坡。一对从二坪下来的夫妻背着生病的孩子出山求医,女人手上紧握着一把香烛,母亲的心事应该就象那燃着的香头一般灼热而煎熬吧。男人知道我们要去二坪,要了替补的手机留了村支书的号码,嘱咐我们打电话过去让村支书安排人下山来接,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们因生活而出山,我们呢,因了什么要进山?两个彝族孩子一路好奇地跟着我们,在我们眼里他们是故事,而在他们眼里我们又何尝不是故事呢。

环山而行的骡马道沿着山腰呈“之”字形一路爬高,雨后山路上黏土混着牲口的粪便狠狠地抓着登山鞋糊在裤管上,几步下来鞋邦上泥巴淤积得能种庄稼,重得迈不开脚,就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泥巴抠了一砣又一砣,之字路拐了一撇又一捺,土豆在哼唧:这路走得我一点脾气也没有了。
六个小时后,终于欢呼看到人家了!人家是二坪一组,穿过玉米地半小时后是小学所在的二组。
村头是近百年的核桃树,地里高出头的干枯玉米秸上还托着一颗两颗老玉米。
有人在花椒树上摘了颗新鲜的花椒籽叫我尝味,蠢蠢的我细嚼完不屑地说没感觉,半分钟后,我象狗狗一样伸着舌头流口水。

二坪,全村3个组,99户人家,村民423人。
玉米、土豆、荞麦是主要农作物和常年口粮。人均2亩多地,如果按产量高的亩产500斤来计算收入,一斤苞谷0.7~0.8元,人均地产年收入700~800元,可实际上地里的收成是人和牲畜的口粮。核桃、向日葵、苹果,或许也该算作经济作物,只是在爬着天梯出山进山的年月里,所谓的经济只怕是有心无力的事情。

六个人坐村支书家虚掩的门前,好奇的村民早已着人去地里找干农活的村支书去了。眼前是一片低矮老旧的木屋和泥土屋,自从贵州回来,不再用镜头直面苦痛,学着坦然面对着这种生存上的差异,因为谁也没有资格怜悯谁,坦然的笑比垂怜的泪更能传递信息,生活里你不见得会比困顿中的人坚定。

然后见到了村支书木乃日定,然后进了二坪小学师生园。

1990年,李桂林老师开始了二坪支教的生涯,在这之前二坪小学停办十年。
1991年,李老师的爱人陆建芬成为二坪小学的第二名教师。
1999年10月,政府拔款,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二坪学校重建,2000年1月竣工,期间,村民从三坪背运沙107吨,从乌斯河背运水泥石灰13吨。
2005年秋,修建了学校的围墙与操场。

试着不掺杂任何标准不带一点煽情字眼的记录这个学校十六年间变化,也不回想李老师当年来到二坪支教的缘由,更不去追索十六年间这一家人的足迹,当我用自己在深圳谋生的九年感悟来看16这个数字时,什么都是苍白的。
而面对陆老师,更是无语,我相信作为一个女人一名妻子,扎根在二坪的理由更为简单。所以无论是端着酒杯说着感谢的话语,还是拥着陆老师的肩头告别时,始终觉着,自己是多么的虚伪。

3号清晨,早早起身想去村子里转转,出门发现学校的门锁着,学着土豆剥苞谷米,耳边听得村里孩子“a,o,e”的读书声,看了一眼浓雾中的红旗,一下子又觉得信念似乎是极有份量的存在着。

要赶下午三点左右乌斯河往皇木的班车,计划十点前从天梯下二坪回乌斯河。在李老师的陪同下前往三坪,于这个平台上的高山草场和变化的云海雾阵间,我们在草地上叫嚣、奔跑、沉默、陶醉,隔着云层指点着下一个行程将要去到的地方,最终让时间完全失控,重回到小学已经过了十一点,村支书捎了信,要我们去家里吃饭,无法拒绝的。
又有人摘了颗红色的花椒仔说是甜的,困惑但仍蠢蠢的我细嚼完,不到半秒,我又象狗狗一样伸着舌头直流口水。

木乃日定支书用了彝族人的方式招待了我们,喝完了杆杆酒,支书坚持要送我们下天梯。
天梯虽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凶险,但站在横木上,不得不佩服人的智慧与胆识,也领略着了大凉山的威严凛然。

当重新站在乌斯大桥桥头,抬头回望,更知道二坪人的隐忍与坚守。
二坪,这个边远、偏僻的彝族山村,处在天堑里又将天堑变成通途的的村落,在最后的回望中永远的定格成一种信念留在记忆中。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3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渐行渐远----记四川大渡河之行(待续ing)

第一个平台上的村落,对比起来,是富足的。只有在这里看到了稻田,再往上就只有苞谷与荞麦了。
曾和同事聊起过二坪是一个在悬崖上地理位置特殊的村子,同事说:那为什么不搬呢?我不懂经济与民生,当时也让这个问题给问住了。一直到走进来,看到田地才明白,也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浅薄。
田地是农民的根本。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3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渐行渐远----记四川大渡河之行(待续ing)

因为雨天,改走了今年6月份才开通的骡马道。当时心中对爬不成天梯有极深的不舍,但骡马道让我们更多的了解了二坪人。
骡马道,村民33人,75天里的杰作,或者应该是二坪的又一个里程碑。

站在骡马道的起点。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3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渐行渐远----记四川大渡河之行(待续ing)

荞花与游离的云在巍峨的大山里一实一虚。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3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渐行渐远----记四川大渡河之行(待续ing)

无意识的抄了近路,走了段乱石坡。一路上两个彝族的孩子跟着,上到高处的骡马道时,回望对岸高山和流云,俯看脚下的大渡河和成昆铁路,我们大叫漂亮时,孩子们哼了一声:这叫好看?你到二坪再看!
这才叫差异,天生天养与着意追寻的差异。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3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渐行渐远----记四川大渡河之行(待续ing)

泥,是走骡马道唯一的辛苦,粘土挂在鞋上,重若千金,最后每个人脚上带着“三分田”上了二坪。
途中休整吃午餐,嘴啃干粮脚吃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3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渐行渐远----记四川大渡河之行(待续ing)

二坪的另一座里程碑。
二坪小学,两名老师,两个班80名学生。
李老师介绍说:两个班,一个班是一至三年级的,另外一个班是四至六年级的。我一直没弄明白他们招生的方法,最初以为是每个班里再分为三个年级,老师在同一个课堂上要教三个不同年级的课程。后来才弄明白,二坪小学是三年招一次新生,一班三年后升为二班,才重新招生,因此,在招生时就会把招生当年比如5~7岁的孩子都考虑到,也就是说如果一名5岁的孩子在第一年招生时因为某种原因当年没有入学就必须等到3年后当他8岁时才可以入学。师源不足造成了它自有的入学方式。
二坪的教学,除了自然条件造成的困难外,还有一个难处是:这些学生都是彝族孩子,在进学校学习汉语之前,讲彝族语,不懂彝语的老师还真教不了。

李老师说有两件事是让他骄傲的:一是这十六年里没有学生在校期间出过意外,反倒是在他的小儿子摔伤时为不了影响教学耽误治疗造成桡骨错位留下了后遗症;二是自己掏钱树起的这根旗杆。
翻看照片时,看到二班的孩子们都戴着红领巾。
那只狗狗是李老师家的白狼,李老师说牠认识他的每位学生。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3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渐行渐远----记四川大渡河之行(待续ing)

上三坪时俯看二坪,红旗与院子是学校的标志。
当年修学校,是从三坪上背沙子下去从乌斯河背水泥上来,107吨的沙子和13吨的水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3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渐行渐远----记四川大渡河之行(待续ing)

李桂林老师,16年的坚守。
聊天时说起在山下读书初中三年没见过一面的大儿子,问他孩子跟你们抱怨过吗,他叹了一口气,再问他孩子有没有意思会不会象你这样接回你的班,他笑了笑摇摇头说应该不会。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3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渐行渐远----记四川大渡河之行(待续ing)

三坪,是一片高山牧场,牛、羊、马跟二坪人一样天生天养,主人每隔二三天上来喂点盐。半山平台上是二坪的一组。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3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渐行渐远----记四川大渡河之行(挖坑ing)

三坪,是第三个平台。它又可以依次分成一坪、二坪和最高处的原始林,据说还有天马。
在这片草场上,我们都疯了。孩子们说得对:你到二坪再看!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3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渐行渐远----记四川大渡河之行(ing)

奔跑在三坪的草场上,唱得最多的是这首歌: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呀,把人间的天堂带到我家乡,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遥远,幸福的歌声传四方”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3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渐行渐远----记四川大渡河之行(待续ing)

一路上,一牛教会我们使用这种呼唤语:
替补,你在哪里?
我们呼唤你!
大山回答:他不曾远去!

(忘了这是用来纪念哪位英雄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3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渐行渐远----记四川大渡河之行(待续ing)

在三坪,与李老师的合影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3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渐行渐远----记四川大渡河之行(待续ing)

三坪上的三朵花

萤火虫,曾在路上很直接地跟萤火虫说:如果你穿着牛仔裤跟队走三水的话,我一定会劝退,估计她当时心里绝对不爽,但虫子就是一条牛仔裤走完了二坪、放马坪、古路这条七天线路。
可是,虫子啊,我还是一样会劝退的。

小风,土豆,跟我,正好是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在黑竹,这三个不同年龄的女子却同样失神地沉默了。

“漫天纷飞的花语 落在春的泥土里 滋养了大地 开出下一个花季
[$nbsp][$nbsp]风中你的泪滴 滴滴落在回忆里 让我们取名叫做珍惜”
发表于 2006-10-13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渐行渐远----记四川大渡河之行(待续ing)

占个位等着倒倒的大作;)
发表于 2006-10-13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渐行渐远----记四川大渡河之行(挖坑ing)

原以为挖坑都是坑人…………
一锁上了,才知,有坑总比锁上了的好。

不催了,好歹能留言。

当然,早日看到成品作,那是最好了。
发表于 2006-10-13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渐行渐远----记四川大渡河之行(挖坑ing)

岛岛,挖坑也是件累人的活吧
<<xixi>>那你歇会儿歇会儿.来,喝口水了再接着挖吧
可别偷懒哦,俺会时不时地来视察视察的:^)
发表于 2006-10-13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渐行渐远----记四川大渡河之行(挖坑ing)

放巨毒的人来了:}):}),可希望中毒的人依然前仆后继:^):^):^)
诚如我|)|)|)来了.
发表于 2006-10-13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渐行渐远----记四川大渡河之行(挖坑ing)

太过分了^
哦的神啊,这个坑真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山友户外网

GMT+8, 2024-5-7 16:32 , Processed in 0.12582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