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户外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shocklin

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全文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踏落葉而行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如此前行近2公里后,山径开始偏离河道,缓缓的在山腰上横切,不过依旧是下坡中。不久就遇到一个连续〝之〞字型上坡,但仅仅爬了几分钟,垭口上的彩色经幡即已若隐若现,不到9:20我们就上到了卢阿森拉垭口,我不禁怀疑,这是卢阿森拉垭口吗?为甚海拔只有2940米?但地图上却标示着3840米?而且每张地图都是如此!在行前,我曾对各垭口在Google Earth上做了一次高度量测,当时我就发现此垭口没有标示中的高,我以为是我没找到正确的地点。来到现场印证后,我才想起了攻略上的这段话:〝图一中把卢阿森拉标成了一个垭口,还标了3800多的海拔,好象是个难关的样子,实际上按照我的向导的说法,那是一个“小小的垭口,5分钟就爬上去了”。我相信贴主对太过容易上到垭口或多或少感到疑惑,稍有一点经验的驴子都会知道2900米与3800米的景观及气温差异极大,更不可能在1个多小时内上到这高度,但为甚么地图会这样标示?我看过黄豆米写的〝圣地游戏〞一书中也是如此,而藏民对此垭口又讳莫如深?是传袭的错误亦或是有心如此?早知这垭口这么低,我们走到曲那塘扎营一点困难也没有!脚程快的驴子只需要2小时就能从作阿江德走到曲那塘,当然!得收起漫步享受的想法。

埡口在望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然而当我看到垭口上的景物时,我的心瞬间被垭口上出现的物品所镇慑,这和之前所看到的垭口景像绝对不一样,那些垭口充其量是挂满了经幡,而这垭口除了经幡外,地上与树上都堆满了衣物、空碗、鞋子、帽子、念珠串、首饰、小用品及装饰品等,似乎人身上的用品都可以在这里看到,有大人的,也有小孩的,更有婴孩用的!我不知道这些物品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但内心总感到一丝丝的不安与莫名的触动,那促使我产生尽快离开垭口的意念,然而即使通过了垭口,路径两傍的树上依然挂满了衣服与帽子等,我的双眼下意识的回避去正视它们。这是一段极为特殊的经历与感受。

觸目驚心的盧阿森拉埡口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我曾在贴子上看到关于转山客在卢阿森拉垭口的一些宗教仪事简述,大致上是说人们会放下一些物品来纪念已逝去的亲人,其中主要的物品是用碗洒在垭口上的青稞粉,青稞粉多到犹如小山。但我没见到青稞山,却看到的是这些物品,它们被放到这里的宗教意义是甚么?我更不相信连婴儿服也算是随身物品?这卢阿森拉垭口为何如此特殊?为何在别的垭口就没见到?而偏偏这垭口被标上明显错误的海拔高度?这一连串的疑问在我脑海中翻滚着!我随即下去与老冒及杨老会合,似乎大家都对刚才的景像不欲多言,因为没有人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何况也都感受到了那异像冲击,我们言谈所及的都是那段多弯的〝之〞字大下坡。

難以想像的埡口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攻略上对此段下坡路是这样描述的:〝过了卢阿森拉就是急遽的下降,盘山土路,还算好走,大概要半个小时到40来分钟的样子,就下到曲那塘。这一段,按图一的地图,海拔要下降1400米,按我自己的感觉,应该没下到这么多。〞这正是作者对海拔高度的再次执疑,只是他怀疑曲那塘海拔没那么低而已。事实上我们仅用了半小时,不到10点就下到曲那塘吊桥(H2560),也就是从垭口只下降了400米而已,相信日后走此线路的驴子们可以更加灵活的安排行程。

楊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曲那塘吊橋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曲那塘是曲那容那河与曲那塘河的交会口,曲那塘吊桥则是位于两河交会点的曲那塘河上游1公里处,从外型看这桥是相当精致,两旁的桥墩是以石块十分整齐的堆砌而成,在深山的藏区里,这样的桥算是豪华少见。过桥之后开始沿曲那塘河向西行,不一会儿就能看见没了屋顶的空棚架,接着是几处营地,及用石块围出来的方块地,相信在转经旺季时,这儿一定非常热闹。之后山径离开两河交会点,然后开始穿越森林,一直到再和曲那塘河相遇。在相遇后的1公里沿溪行程中,将会有两次见到右方山里流下的溪水,这溪水对接下来的爬辛康拉垭口非常重要,不补给也要喝上几大口,我的建议是喝掉瓶子里的水,再装满溪水上路,因为过了第2个溪水,就开始不停的上升,上升到神泉位置才有机会见到水,若神泉的水不够,更得爬过3700米的辛康拉垭口,但一样没水源,要下到阿丙村才有机会,因此在这段路的备水策略非常重要。

曲那塘吊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曲那塘營地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山谷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这又是一段平缓的山林溪谷路径,我们三个走在曲那塘的这段路上是十分休闲的。10:45,山径渐离开曲那塘河,开始逐步上升,山中的气温也在上升,而山林巨木更加浓密,树干上长满了红色蕨类共生植物,〝之〞字型山路也成了走不完的山径。11:50,我们看到了两位藏民,年龄较大的藏民体力差了些,他每上升一段距离就要歇上一阵子,我们超过他们时,大家相视而笑,浅浅的举起手掌打个招呼,他们身上背着巨大的行囊,看上去几乎是要把人给压弯了。也在那同时我上到了3030米的小垭口,那垭口也有衣物绑在树上,不过却少的多。垭口之后是一段数百米的缓下坡路,接着又要往上爬,一直要爬到神泉。

草木共生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兩位藏民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小埡口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前面爬小垭口时,走的是小〝之〞字路,而这段上神泉路的〝之〞字就大得多,更让人觉得是爬的没完没了,不过我的脚步却很稳,可以在二三十度的斜坡上保持每秒1步的不停前进,而且也不怎么喘气,但老帽的情况就差了些,他每走一段距离就得休息一会儿,我们要他慢慢走,不必急,因为所有的人包含马队都在我们后面。然而随着海拔越来越高,温度丝毫未见降低,我瓶中的水却快降到瓶底了。我问老冒及杨老的情况,他们也是几乎见底,杨老还在路上分了一点水给藏民,他们也是渴的快不行了,杨老还说了令我更惊讶的事,原来转经的藏民身上是不带水的,太牛了。这时我开始后悔,我后悔没有在经过溪水的时候喝它几口,更后悔没装上溪水。没多久我的两唇开始干瘪,口腔发涩,每当熬不住的时候我才喝一口水顶住。为了早一点到达神泉解渴,我开始脚步不停的向上迈,其间还看到一间似乎被烧过的空顶木架棚,木头上写着〝黑风〞两个字,我看了一下GPS,这里应该是所谓的小卖店,只是在这个时节,没有人会为寥寥无几的转山客开张的。下午1:50,我们上到了神泉(H3480),而瓶中的水还剩下约150毫升,可想而知,我是先将它们一饮而尽!

衣物纏樹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雪山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未開張的小店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老冒就坐在神泉旁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神泉是在一间更大的空顶屋后面的坡地上,屋旁的斜坡上偏布垃圾,垃圾一直散落到谷底,数量十分惊人,其中最多的就是康师傅方便面空袋及各式饮料罐。想不到经过一个冬季的大雪后,它们仍然顽强的留了下来,可见旺季的转山客人数是多么的惊人。老冒看了所谓的神泉后大惊失色,他说这水怎能喝啊!说是水里有树叶及虫子,而且水又这么浅,不够我们用。李顺则说这泉水不会干,一会儿就会冒出来。我于是从背包里拿出过滤瓶,老冒则清干净眼晴能看到的杂物,然后倒入过滤瓶中,不过那水在过滤瓶中看起来却很清澈,我先挤了半瓶,然后张口大喝,哇!真是透心凉,泉水还带着丝丝甜味。接着是大伙们开始轮流用九牛二虎之力挤水,人人都来上几大口并各装了一大瓶,水是喝的很痛快,但挤水可就辛苦啦!

過濾神泉(李順pp)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20分钟后马队也上来了,松绑的马儿闻到水味就冲过来将鼻子凑到井口,幸好井内的水位很低,马儿的头没辫法伸到那么低,否则就成了人畜共饮。老冒见状立即去马夫那里拿了水袋装水给马喝,这才令马儿安定下来。40分钟后花开及克桑到达,他们直喊走的快要崩溃了,恨死了那段无尽头的大上坡。也好,这样喝起神泉水就更有味道。李顺说这水叫〝葛玛巴修行水〞,相传是葛玛巴修行到此,为了让转山客能在此喝上一口水,于是打坐入定,他打坐的地方就涌出泉水,而且四季不枯,也不满溢,最令人叫绝的是此井就在斜坡旁,居然不会渗漏出来。它果真像李顺说的一样,就在我们大量取水而降低了水位之后,没多久它又冒出来了!我想我们无需去刨根究底,它出现在最需要又最不可能的地方就已经是很神奇了。不过如果转山的人太多,恐怕能享受到泉水的量也会很少。在神泉,我顺便也问了李顺关于卢阿森拉垭口的异像奇景,他说那是藏民把死去亲人的用品放在那里祭拜的,其中白色经幡也是用于祭拜死去的亲人,但为何选择在卢阿森拉垭口就没答案,我听了只能默然。

馬隊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神泉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神泉遠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山友户外网

GMT+8, 2024-11-26 06:42 , Processed in 0.08991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