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户外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shocklin

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全文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我走到躲在垭口背面正在打电话的杨老旁,此时马队已不见踪影,连老藏民都不见了。当杨老打完电话后,其中一位年青人过来要求借打电话,他说他的手机性能不好,收不到讯号,但又有重要的事要连系。于是杨老就借电话给他,不过听那电话的内容似乎是和女孩子调情,杨老多少有些不爽,于是在我休整完后,杨老就要回了电话。不过我事后回想那三位青年人穿的是整洁的雨绒外衣,无论衣着与外型都不差,更奇怪的是他打电话时也是说普通话,否则就不会被我们识破啦!这就是他不够聪明,匆忙间忘了改语言了,但我确信他们就是在此采虫草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此刻冰雹中开始加杂了雪雨,越下越大,我俩都认为在此等下去的意义不大,决定下山。下山的路径还算明显,但跟着路径走到一片雪地前,杨老随着雪地中的马脚印迈入没多久就退回来了,他说脚印中断了,马队转回去了,然而四处都是暗红色的岩石,根本看不出马队是从何处走的,此时我们站在下着冰雹雪雨的雪地旁,意图看穿眼前一望无际的红岩堆与白雪,想找出任何道路的蛛丝马迹是谈何容易啊!然而如果这雨持续的下,我们的下山路就更加难行,于是两人开始在岩石堆中瞎转,转到我是一肚子恼火,为甚么阿钦布没留下标记呢?就这样找了半个小时,我终于决定向东方直行,打算穿越这大片岩石区,而前方较远处正有两个马尼堆,根据以往经验,这马尼堆多半是路人堆砌成的。但我没走多远,杨老就把我叫住了,他说后面赶上来的李顺他们已找到了路,我只好很不高兴的退回去,然而当我看到那路也是指向马尼堆时,心中更是觉得冤,阿钦布是那么有经验的转山者,他应该知道改变路径时应做上标记才是。

杨老告诉我,克桑在路上向前滑倒,他的膝盖撞到岩石上,痛苦异常,不过当我退回去时,他已能自己走路了,但大伙不放心,要求他放下背包空身下山。李顺则说他回忆去年走过的情况,才在靠雪地旁的石头中找到了路径。当我们再出发时,已是2:40了,1个小时的移动距离还不到350米,没想到这垭口下得如此不顺,看来要在天黑前走完这12公里,难度真不小啊,不过我还是期望天气能不要再恶化,否则转山线路里,传闻中最美丽的风景将铿锵一面。

李顺将我们带到杜娟花再现的路径后,回头就对我说,从这里开始可以快速下到山底,不必担心迷路。我想他误会了,我可不想拼老命冲下山,在这之前,能有机会争取一点时间,我会努力把握,而此时此刻只能顺其自然,尤其是那雨始终未停止过,而下山的路又是不很好走的泥水乱石径,想要快都难!3:15,我们经过了扎西牧场,这个在攻略上被形容成仙境的地方,成了雨中雾气迷漫的湿草泽地,除了多看它两眼外,再也无力也无暇为它留下任何可追寻的记忆,想不到盼了多日的扎西牧场,竟然只能是匆匆一撇,遗憾啊!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3:35,此时雨水渐稀,我们到达多通小屋(H4250)。初见此屋,着实令我有些意外,我一直把它幻想成是一间类似牛棚的矮石屋,就因为它的幼嫩而富诗意名字,没想到它竟然是蓝色的铁皮顶屋子!不是我特别恨铁皮顶,而是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深山里,屋子是以就地取材而建成的概念,几乎成了所有人的普遍认知与必然。比起查瓦龙,多通小屋更能触动我的感受!〝多通〞这名字源于藏语的〝杜通〞或〝杜隆塘〞,意思是指有毒。据说多通的一些草含有毒性,外来的马匹因不熟悉这些草,吃了就会中毒,因此马队都不愿在此停留。建议计划在此一带过夜的驴子,应早一点和马夫确认此事,否则下山的时候,马匹一溜烟就下去了,到时喊爹叫娘都不行啦!此刻的小屋吹烟袅袅,屋内有人大声的交谈着,似乎还有音乐声传出。两位年青的藏民见到我们后便出来打招呼,他们邀请我们进去坐,然而时间并不允许我们在此停留,年青人则说此刻下山太晚了,大约还要走4个小时才行,我们不走都不行,因为马队已下去了!

多通小屋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不过我们才走没几分钟,就被溪水对岸的童话世界小木屋所吸引,那才是真正的捡松茸及采虫草小木屋,有一点像Star War中的小浣熊人的草屋,原始而古朴。屋旁两位年青人坐在被弄成如跷跷板的一根很长的圆木上两端,当一端升到最高点时,那人几乎上到了屋顶,一看就知道是大孩子们的玩具。他们不断的呼叫我们,我们也不停的回应着,可惜!也仅能止于此!有时间的话,真该过去玩一下。接下来的路就是在梅里溪水及小桥之间迂回打转,我们一会儿是在河水左边溪谷岩壁下游移,再走一会儿又到了右岸苍林之中漫步,翠叶红石间的玉带雪水四溢流窜的跳跃,令人眼花撩乱,数不清的各色小木桥让人意乱情迷,一时间,早把今日行程中的圣迹留览抛之脑后,就连挂满了经幡的圣迹提示也未能留住脚步,而就在深幽的溪景转为砾石岩壁的灌木丛之际,于李顺的带领下,开始近1个小时的小跑步下山,这期间,我们追上了独自行走的70岁老藏民,他一个人悠哉的走在山谷中。当我们看到东方遥远山际的村落时,大伙如获释重的惊呼:〝终于快到了!〞然而此时我却猛然想起匆忙间错漏了圣迹,方觉若有所失。下午7:15分,我们穿过数层扇形犹如关门的山口,来到转山的终点------第22号桥。

採松茸小屋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雨霧中的梅里水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小花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或许你会感到奇怪,为何从查瓦龙的龙普村之后,我就没再提圣迹的事,我自己也是觉得和前四天行程中的密集圣迹与石刻相比,后三天行程中的圣迹少到几乎令人忘了它的存在,若不是垭口上挂的不太密的经幡提醒,转山人或许会进入纯登山的境界里,就连此行最高的说拉垭口,它的风马旗与经幡也少到连一个普通垭口还不如。如果在最后一天的行程中,好似我一样,再漏过第9桥开始出现的卡瓦格博脚印与其坐骑的马蹄印,还有冒出圣水的宝瓶石及石刻经文与众多脚印,那么这下山的行程肯定是没头没脑的暴走,于是我会说,这趟行程是带着难以挽回的遗憾的!

在雨中的桥上,我们留下了终点合照,这合照也印证了6个人愉快的外转山旅程安然无恙的结束! 然而十多分钟的休整中,我们在214国道上未见到任何一辆车子或行人经过,也或许是时间太晚了,又或许是未到转山旺季,似乎要照攻略上说的在此拦车是不可行的,更何况我们的马队已走到梅里石了。于是6个人在兴奋之中一路聊天前进,然而半个小时的行程中,这段土石路始终未见到任何一辆车子经过,此时,214国道完全是处于闲置状态。8点左右,我们来到梅里石,大伙开始整理行囊并商洽租车,可惜没有一辆车子肯去德钦,也没有一辆车子肯进来接我们,就连在梅里石吃上一餐及住个一晚也都不可行,最后大伙们只好摸黑上路,因为阿钦布说4公里外的红星桥租到车子的机会较多。在这段路上,我陪着口中喃喃不停念着『唵嘛呢叭咪吽』的70岁老藏民,在不是很平直又偶而冒出水滩的214国道上前进,我总是会担心他摔倒,于是尽量将灯光照在他的前面,但又怕自己一不小心掉到山沟里,所以手电筒又不时的转照一下自己前面的路,感觉上,这段路走得比转山还难过哦!

在红星桥我们还是没能租到车,不过总算可以吃上一顿丰盛的晚餐,也能睡上10元一个床位的住店,不必在黑夜中流浪了。认真的说,我们的外转山行程并未真正的结束,这是因羊咱桥起步的支信塘小庙的取入山龥匙中,我们的共同许愿:如果完成转山,会去飞来寺还龥匙。而花开也将还其一年前许下的心愿-----〝对卡瓦格博摩拜108次〞。然而三个野性更强的杨老、老冒及我,更希望能一举再拿下内转山线路,毕竟全功!可惜我们只能于微雨中,站在飞来寺前,望着见不着身影的梅里雪山与云雾迷漫的山谷兴叹。前行不成,只好改游香格里拉及大理,其后止于昆明!

小橋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終點合影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关于卡瓦格博及梅里雪山转山的相关资料 :
梅里雪山在藏族的语言是〝念青卡瓦格博〞,念青是指厉害的神,而卡瓦格博就是此厉害的神的名字,名字意喻圣地大白雪山,汉语则表示为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原本是藏地原始宗教---『苯教』的一位〝念青〞大山神,后来被来自印度的密宗大师莲花生所降伏,于是卡瓦格博皈依莲花生,成了藏传佛教护法神。苯教是以逆时钟转山为朝圣的方式,当苯教山神卡瓦格博及其他神被收服之后,大部份苯教信徒转信藏传佛教,并改为顺时钟转山,只有少数信徒仍执原教,目前大部份是居住在西藏的丁青与类乌齐。

藏民围着整个圣地卡瓦格博转山的历史已有近八百年,到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每年转山的人就已超过二万人。其中水羊年为念青卡瓦格博的本命年,也是每60年一遇的最大转山年,成为藏民族的盛事。其线路分为外转及内转两种,早年的外转是由德钦起步,从南端过澜沧江,穿越多克拉垭口到西线的怒江,再北行穿越说拉垭口到东岸的澜沧江,然后回到德钦,行程超过200公里。后来随着东面公路的开通,藏民将行程缩减为羊咱桥起步,梅里石终结的不通车行程(160公里)。除了外转的走法之外,还有把南端路线延伸至怒江大峡谷的贡山,称为大转,但甚少人走。内转则是指梅里雪山东向正面的飞来寺、雨崩及明永线路,通常走完外转的人,都会再走内转,才算是完整的转山朝圣。不过近几年随着怒江丙中洛至查瓦龙的汽车线开通,越来越多的藏民将外转西线的可通车怒江段也改为坐车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后记:
在不同的攻略中都曾对行程天数做了探讨,有说最快6天可以搞定,也有的说要7天,或许这些探讨是基于想凑合休假的时间,又或是想挪出时日玩更多的他方,甚或是想挑战自我。然而这些多半是以驴子本身的体能状态为考虑重点,较少结合现实的环境与马队的需求,至于人文方面的探究更难以顾及!我个人认为,如果不在意转山的方式且舍得花银子,就只想转它一圈的话,6天完全可以实现,只要事先请马夫连系好车子在拉康拉小卖店等候,那么下阿丙村就过门不入,直接连马匹一起坐车到查瓦龙就成了。又或是夜宿阿丙村,第二天一早下拉康拉小卖店坐车也是一样。当然这样的搞法,肯定没法细瞧30多公里的路上景观,不过却是可行的方式。

如果一定要全程身体力行,且要求6日内完成,那么阿丙,查瓦龙,龙普,格布几个宿营重点都不能考虑,它们只能做为中继的补给点,但在查瓦龙得耗多一点时间进行充分采购。于是除了前两天要赶路,将宿营点尽量延后外,第3天就得走到曲珠,第4天到给音牧场,接着第5天是农扎桥,然后完成6天的行程。不过这样的走法就意味着拼命赶路,人可以自带干粮,并边走边吃,但马得有充足的草及吃草的时间,而这些并不容易在短时间内于上述的村子中获得,更何况马匹未必能受得了这样的赶路法,需要事先和马夫充份的构通。

也有人会觉得就算是7天走完也是太辛苦了,必然是猛驴才能做到,事实并非一定如此。如果仔细看我写的行程时间内容,就会发现我们每天很晚才出发,中午的休息时间都是在1-1.5小时之间,那是因为要煮食及等人之故,即使是这样,我们也在7点之前就能走到宿营点,而山中要到晚上8点半,天才会暗下来,那么上述的时间中,就可以腾出不少时间让人慢慢的走,然而毕竟是每天都要走上二十多公里山路,所以平时的锻练绝不可少,我个人认为能经常进行慢跑活动更有利于越野登山的体能增长。

不過我個人認為的外轉山最佳時間不是7天,而是7天半。通常我們把到達梅里石當做行程的結束,事实上是得坐车到德钦或飞来寺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行动,于是傍晚以后到达梅里石,几乎就得住在那里,等到第2天再去到飞来寺已是近中午,除非事先约好车子在214国道的桥旁等。但以我们从来得出发都需要12小时才能走到梅里石,若是改为农扎桥,再加3小时一点也不为过,一般估计是要走16小时,除非早上5点不到就出发,否则到了梅里石找吃住都有麻烦,更不用说是去飞来寺了。因此夜宿梅里水旁,第2天一早下山,或许是更好的一举三得的解决方案。首先是第7天可以轻松不少,其次是有较多的时间,细瞧下山时的美丽风景及沿途的圣迹,再者是不会比夜宿梅里石晚太多到飞来寺,只要事先约定好车子在桥旁等就行了!大概只比前者晚2个小时到达飞来寺,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长时间下山的膝关节受伤机会!

攻略上建议扎营点是扎西牧场或多通小屋,然而两个地方的海拔都非常高,夜晚极冷,且距离终点仍然是很远(约10km),走4个小时下山是免不了的,建议在下山中途一半的位置扎营(H3550约6.5km),那儿左岸有很好的营地,圣迹都集中在附近,且第2天不用2小时就可以快速下到山下。

外转山的攻略几乎都是10.1去的,而我们却是5月底至6月初,两段时间的天候、山景、地貌、路径、人文、补给乃至交通安排等都有差别,5月底是雨季未开始之前,山中牲口少,道路易行,极少有湿滑或泥泞地,但遇到下雨的机会就较多,同时也是山花盛开之季,气温不冷不热,15-25度左右,长袖的排汗衫可以从头穿到尾,有雪的垭口最多加一件薄抓绒或冲锋外衣就能顶得住,即使在最冷的夜晚(10度左右),换上一件防寒内衣就够了!由于山区几乎没有人转山,环境比较干净,也无虞资源不足!然而经常会遇到沿途的小卖店,包含国道214及梅里石都是处于半歇息状态,有时连马草都买不到,此外也几乎看不到藏人在宗教方面的人文活动,这一点可能是此时转山的最大不同之处。相反的,10.1是是转山旺季,垭口上比较泠,甚至下着小雪,需要带御寒的衣物,但较少下雨,看到雪山的机会也较多。此时沿途资源足但需求的人也多,而雨季后的部份山路被马匹践踏后,常常形成澜泥地,多少会造成一些不方便,不过宗教气息浓厚,与藏人之间的互动机会也较多!
发表于 2008-7-9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进来欣赏了..
曾经看到过有关怒江的一段故事..
希望能有机会去前往逛逛..
发表于 2008-7-9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太漂亮了.....
太迷人了..
;)有机会一定要去走走..
发表于 2008-7-9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应该弄个精华.
发表于 2008-7-10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8D

先拷贝下来,再慢慢看!
发表于 2008-7-10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去梅里转山,我也走错了两次路,一次是在过農扎橋上来得村的路,也是在正路的下方二三十米的地方走,很不好走,最后是河对面的藏民使劲的叫,才发现错了.
第二次是过了梅求补功后,向山对面的牦牛棚走去,其实转山路不是沿大路走,而是向左向上一条不明显的小路上山.当时,我是走到了牦牛棚,而又返回,心情当时是太郁闷了.

发表于 2008-7-10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转山路上我是没有见到蚂蝗,但要小心跳蚤,有的地方还有马蜂,我就被十多个马蜂扎了.
发表于 2008-7-13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全文完)

毛栗 wrote:
去梅里转山,我也走错了两次路,一次是在过農扎橋上来得村的路,也是在正路的下方二三十米的地方走,很不好走,最后是河对面的藏民使劲的叫,才发现错了.
第二次是过了梅求补功后,向山对面的牦牛棚走去,其实转山路不是沿大路走,而是向左向上一条不明显的小路上山.当时,我是走到了牦牛棚,而又返回,心情当时是太郁闷了.

咳咳,是不是认识的那个毛栗?
这两个地方均被俺走错,前一个错到路不好走的地方就回头,向左Z子上去。第二个错一公里被领队叫回去。其实,迷失他们就是走牦牛棚,再左转上去梅求补功,也是不错的路,就是远1~2Km。

LZ这个贴应该是网上最详细/准确的攻略了,公德无限阿
发表于 2008-7-13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对,我就是你认识的毛栗.我们一起走过城市森林和登南山的.但是我走的牦牛棚是梅求补功对面的牦牛棚.必须返回上转山道.我是来回多走了一个多小时.
发表于 2008-7-14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毛栗MM, 好久不见,估计常常在冰川雪山里转悠。时而也带我们玩玩嘛:8)
不知道我们说的是不是同一个牛棚, 俺说的是: 垭口-梅求补功连线,延长2Km的那几个藏包棚屋。按你说走法,走那个大路一直横切(有点上上下下)3~5km就到了(不过俺没走,及时归正道了)。然后要左手130度转向上去梅求补功。
我们过这个垭口,突乌云密布,大雪纷飞,没了能见度,白茫茫一片。好紧张一会,哈~~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全文完)

毛栗 wrote:
转山路上我是没有见到蚂蝗,但要小心跳蚤,有的地方还有马蜂,我就被十多个马蜂扎了.


十多个马蜂扎?惨啊!:O)
我們去的候候,花開滿山!每朵花裡都有蜂,它們太忙了!沒空理我們!
跳蚤是我的致命傷!沒想到事隔一個月還會癢!

克桑的強力推薦:怒江碧羅雪山及獨龍江的高黎貢山穿越線!超美的!說的令人心動!可惜,不只有跳蚤,蚂蝗更多。走上一趟,肯定終〝身〞難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山友户外网

GMT+8, 2024-11-26 04:41 , Processed in 0.27586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