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户外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tom_dongdong

一个人的马拉松——2009北马杂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一个人的马拉松——2009北马杂忆

17公里:5分17秒42。
比赛当天的天气比前一天糟糕,天空灰蒙蒙的,混浊不清的颜色,像污染严重的近海。跑出天安门广场那片核心区,路边的建筑看上去就像刚出矿井的煤炭工人,浑身上下脏兮兮的找不出块干净地方。如果你长出一对翅膀像只小鸟飞起来往下看,北京的样子大概会像懒婆娘擦过的桌子,只捡重要的地方被随便抹了两把。 除了沿海,我所去过的北方城镇不管大小没一个地方不是这副德行,偶有的晴空万里比褒姒脸上的笑容还稀罕。
十一长假回山东老家省亲,在相近的环境下已跑了两次长距离。我现在似乎更适应南方的湿热,习惯了也喜欢上了挥汗如雨,对北方的干燥反而有点不适了。我之所以喜欢运动已归纳出的理由有两点,运动时那些厚重的呼吸就像晴朗的午后打开身体所有窗户时的过堂风,而那些汗则近似于洗刷瓶子的水,两者都在清理着藏污纳垢的身体,过后再冲个澡,从里到外的干净清爽。但如果你跑步时竟发现换气扇装反了,洗把脸也只有一小掬水,这怎么痛快得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一个人的马拉松——2009北马杂忆

18公里:5分27秒15。
赛前只练过两次长距离,10月3日和8日两个下午头时间,绕着我家前面的人工湖跑圈,一次跑了2小时4分,一次跑了2小时32分。这片人工湖原是青州的北护城河,后来被按着清明山河图的模样改造了一轮又一轮,折腾的次数跟文革期间地富反坏右挨的批斗一样多。我回家的这段日子也没消停下来,仍有些收尾的工程隔三差五零零散散的在做,一座跨湖的桥面上正在铺地砖,沿湖路边的地砖却被再度撬出来,这次是挖槽沟预埋路灯线。湖两边有大片的竹林和人工草坪,还有很多似乎永远也长不大的树,它们跟劳教所里的一群犯人没啥分别,隔不几天就会被按着脑袋理个光头。只有湖边的杨柳树发育的稍稍好些,柳枝有的已长长的垂到了湖水里,诗人们看到了也许会以为这是少女们成群结队的在湖边洗浴。有两座小桥建在两个小小的堤坝上,把湖分成了三份,高低错落。再往两边的更远处,两座跨湖大桥南北连接起这座城市古代时的城里和城外。以前回家时是在两座小桥之间环湖跑小圈,一圈800米的样子,这次不巧西面的小桥正在铺地砖,已经用铁丝两头拦了起来,只得改成跑大圈,往东跑上古老的北大桥再绕回来,一圈1500米。距离没实测过,估摸有这么长。
单独跑步超过10公里时我习惯随身带上个迪卡侬的腰包,腰包上插有两只塑料扁水壶,装上宝矿力水特或佳得乐,可容纳600毫升。家里没这两个牌子的产品销售,运动饮料只有脉动,脉动我喝过一次,味道比兑了水的二锅头还怪,从此再没碰过。在家里只能一切从简,倒进自来水勉强应付下。
我家那边大概很少看到有人像我这样跑步,偶尔见到一个,就像我小时候在乡下看见个穿高跟鞋的那么好奇。这有啥用啊?也不怕崴脚!有那些力气下地干活去!第一个长距离,刚跑了几圈,坐在路边草坪上纳凉聊天的一位老太太大声的问了我一句,“小伙子,你要跑几圈呢?”“十几圈吧。”我边跑边答。下一圈跑回来,老太太接着再问一句,“这么跑不累啊!”“还行。”我接着答。如此反复,每圈跑过老太太跟前时,她都有个现成的问题或者感叹等在那里,停下跟其他老人的聊天跟我说上一句。“你要参加比赛啊?”“去哪比赛呢?”“有多少奖金啊?”“什么时间去呢?”“你可真能跑啊!”等等,直到我跑完这两个多小时。跑第二个长距离时,半路上直接被一位佝偻着身子在湖边活动身体的老人家给拦了下来,“小伙子,你停一停,我跟你说句话。”我只得停下来,聆听老人的教诲。“你这么跑不行!等跑出问题来就晚了。”等等,说得语重心长,一时间竟让我不知该说些什么才能让老人家放心。
发表于 2009-11-1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一个人的马拉松——2009北马杂忆

向楼主学习!
发表于 2009-11-2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一个人的马拉松——2009北马杂忆

好文,继续......
发表于 2009-11-3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一个人的马拉松——2009北马杂忆

怎么没有了
发表于 2009-11-3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一个人的马拉松——2009北马杂忆

后面呢?难得我来追个帖,楼主好文采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一个人的马拉松——2009北马杂忆

19公里:5分30秒16。
为什么要参加马拉松?
“因为山在那里。”这是马洛里对相似提问给出的答案。“Because it is there。”
北马赛后,跑友一起回到酒店附近的蜀南人家会餐庆祝,跑出3小时41分12秒成绩的游鱼感慨道,“我这是第一次跑完了没问自己,我干嘛要花钱费力的跑这么大老远来参加马拉松比赛呢。”
他说出了他的最新进展,这个变化听上去很可喜,内心的矛盾和斗争终于解决了,他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理由充分,并因此而满足。但最终也没有说出发生这个根本性变化的缘由。
在回深圳的几个七上几个人再度谈到这个话题。
“干嘛呢?”我问。“一趟北马的费用够去几趟东莞了。”
“是啊,起码够去三趟!两千多么。”善存片心领神会的笑了下。
一趟800就够了?我心算了下自个的工资拿掉房租和日常开支后还能去几趟东莞,也许是太疲惫,一时没算清,也没再言语,带着两个问号沉沉睡去。

20公里:5分34秒19。共用时1小时47分11秒。
到了某个后面带圈的数字时,好像总该多说点什么,总结或小结一番,慷慨激昂,或痛心疾首,等等,不一而足。有时,与其如此,倒不如叫那些过去见鬼去,就当过去是个圈而已,努力试试看,看看你能跑离过去这个圈多远。

21公里:5分51秒82。
王石在谈到成功登顶珠峰的秘诀时说,登顶珠峰前,他甚至话都不多说半句,早早的钻进帐篷歇着,减少消耗,积蓄所有的能量为登顶做准备,大意如此。借鉴他的经验之谈,我这次出发到北京前,特意去理发店理了个准光头,眼镜换了副聚酯镜片的,右手指上一直为弹吉他留着的长指甲一律修剪到根根,顾不了那么多,平时冲澡当洗澡的我提前搓了两回澡,身上的担负减一克少一克,尽可能轻装上阵。只差了没刮腋毛净身,这么夸张的事儿暂时还做不来,但如果有假牙,我定是会摘下来放在家里的。

22公里:5分45秒05。共用时1小时58分48秒。
后面20公里如严格按6分钟每公里的配速跑,尚可进4。跑过一次处马后,感觉进4是迟早的事儿,所以北马没这样设定目标,只想着状态好的话冲一下3小时45分,那是我梦寐以求的The North Face100公里耐力跑的报名前提,要是早一点进,可以早一点准备那个超级马拉松。现在既然3小时45分已没戏了,说明火候不到,后面两个月还有一连串赛事,悠着点,大不了走也成,可别像年初的厦马那样跑到崩溃,赛后一个多月迈不动腿。

23公里:5分43秒65。
98年底,我转掉了自己在济南开的公司,去到北京投靠原在济南打工时的领导,他是最早提携过我的人,当时他人在中关村,正跟人合伙经营一家电脑显示器的销售公司。刚去时临时借住在他的宿舍,过了些时日便搬出来,跟公司的同事在京西北郊的马连洼兰园合租了套两房一厅。兰园离百望山森林公园和绕山而过的京密引水渠很近,稍稍安定下来后,我每天清晨骑车去到百望山或跑步或步行上山一趟活动身体。从山下出发跑到山顶返回大概个半小时,早晨早点起,不影响按点上班。已记不清晰百望山的月票是10元还是20元,总之很便宜,我办过两次,还记得去的路上要经过北京农科院实验基地的门口。百望山又名望儿山,据说因佘太君曾在此山瞭望杨六郎抵御金兵入侵的情形而得名。
某个雨后的清晨,登临百望山顶,我望见了颐和园的昆明湖。
我试着在记忆的沙滩上捡拾起遗漏在北京的那些个小小的贝壳,可怎么也找不出几粒。是选择性记忆丧失么?还是年代太久远了?
那确已不止是发生在上个世纪末的事情。那也不是些令人愉悦的经历。
发表于 2009-11-4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一个人的马拉松——2009北马杂忆

期待。
发表于 2009-11-5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一个人的马拉松——2009北马杂忆

看来咚咚和我志趣相投,我97-98年几乎每周都去百望山,不过从来没卖过门票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一个人的马拉松——2009北马杂忆

24公里:5分43秒76。
过去于我而言几近一片空白。即便勉强回忆起了什么,似乎那些往事也并非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仅是个事不关己的旁观者而已。逃避的成分一定是有的,也许更多是处于自我保护的需要。我的生活像是一条在不断追逐着自己尾巴的狗,跑得很辛苦,但始终没离开原地几步,也从未如愿以偿过。有时真希望这辈子能像个有着明确目标和线路的马拉松赛事,那样的话距离再长也不算长,只要有坚持,迟早可以抵达。哪怕不能抵达,也能如史铁生说的,天堂是此岸向彼岸的瞭望,虽然永不能抵达,但你始终能听到自己正在越来越接近它的脚步声。流浪呢?流浪没有一个你从那儿出发并最终返回去再度出发的地方,它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只有一些看似互不关联的节点。
北京于我就是这样一个节点。

25公里:6分16秒78。
33岁之前,我不会讲一句普通话,连阅读时书上的字转换成的声音都是乡音的语调。95年刚出来打工,公司的领导劝我改,说外面跟家里的环境不一样了,说话得能让人听得懂,不能只是你听得懂别人的。公司里虽然大多讲普通话,但也有少数几个说济南方言,我被逼无奈,简单搞了点折中,只把家乡话中那些外人听不懂的词句改掉,说话的语调保持原样。虽然一张嘴就能让人知道我是从哪边乡下来的,但我并不以此为耻。
去到北京不一样了。跟人说话愈发费劲巴哈,连说带比划,听得人常皱眉。与当时的个人境遇有关,每每看见别人不屑搭理的样子,自卑感油然而生,也想开了点,我这是谋生,没啥自尊可守,还是学学普通话吧。
平时跟同事/客户说话,能省则省,说话前先在脑子里过一遍再开口,说得辛苦,还经常磕巴。不得已,每个晚上和周末,天天跑出去逛街练嘴,随便逮着个卖东西的人便开讲,只要人家暂时没生意来没嫌弃,我总可以一路没话找话的说下去,有时甚至不好意思捎带买一点什么。如是三个月。

26公里:6分22秒79。
脚步变得缓慢了。写字也是。青春一去不返,越来越艰难的中年时光不知不觉间恶魔附身。
欲说还休,欲言又止。
可说可不说的不必说,没有滋味的话不必说,没有余味的话不必说,等等,把说得出来的话过滤一遍,就发现没几句好讲了。说出来的那些其实也没两样,跟我刚学讲普通话时的情形类似,说出来的每句都有毛病。
发表于 2009-11-5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一个人的马拉松——2009北马杂忆

好文,就是等得辛苦呐 还学到不少知识哈
发表于 2009-11-6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一个人的马拉松——2009北马杂忆

北马和人生马拉松穿插描述
发表于 2009-11-10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回复:一个人的马拉松——2009北马杂忆

8D

这篇杂记也够杂的,简直是《XXX的前半生》,呵呵!
发表于 2009-11-10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一个人的马拉松——2009北马杂忆

脚趾抽筋 wrote:
我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干掉高飞!
mark一下~ 边跑边唱的现在也好大压力.


8D

我晤系惊,我系好惊!!!
发表于 2009-11-10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一个人的马拉松——2009北马杂忆

好看!
我喜欢看,等续篇!
发表于 2009-11-12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回复:一个人的马拉松——2009北马杂忆

15公里了,補充點能量,加油!
发表于 2009-11-13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回复:一个人的马拉松——2009北马杂忆

疯狂是文明的产物.
发表于 2009-12-4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一个人的马拉松——2009北马杂忆

tom_dongdong wrote:
18公里:5分27秒15。
赛前只练过两次长距离,10月3日和8日两个下午头时间,绕着我家前面的人工湖跑圈,一次跑了2小时4分,一次跑了2小时32分。这片人工湖原是青州的北护城河,后来被按着清明山河图的模样改造了一轮又一轮,折腾的次数跟文革期间地富反坏右挨的批斗一样多。我回家的这段日子也没消停下来,仍有些收尾的工程隔三差五零零散散的在做,一座跨湖的桥面上正在铺地砖,沿湖路边的地砖却被再度撬出来,这次是挖槽沟预埋路灯线。湖两边有大片的竹林和人工草坪,还有很多似乎永远也长不大的树,它们跟劳教所里的一群犯人没啥分别,隔不几天就会被按着脑袋理个光头。只有湖边的杨柳树发育的稍稍好些,柳枝有的已长长的垂到了湖水里,诗人们看到了也许会以为这是少女们成群结队的在湖边洗浴。有两座小桥建在两个小小的堤坝上,把湖分成了三份,高低错落。再往两边的更远处,两座跨湖大桥南北连接起这座城市古代时的城里和城外。以前回家时是在两座小桥之间环湖跑小圈,一圈800米的样子,这次不巧西面的小桥正在铺地砖,已经用铁丝两头拦了起来,只得改成跑大圈,往东跑上古老的北大桥再绕回来,一圈1500米。距离没实测过,估摸有这么长。
单独跑步超过10公里时我习惯随身带上个迪卡侬的腰包,腰包上插有两只塑料扁水壶,装上宝矿力水特或佳得乐,可容纳600毫升。家里没这两个牌子的产品销售,运动饮料只有脉动,脉动我喝过一次,味道比兑了水的二锅头还怪,从此再没碰过。在家里只能一切从简,倒进自来水勉强应付下。
我家那边大概很少看到有人像我这样跑步,偶尔见到一个,就像我小时候在乡下看见个穿高跟鞋的那么好奇。这有啥用啊?也不怕崴脚!有那些力气下地干活去!第一个长距离,刚跑了几圈,坐在路边草坪上纳凉聊天的一位老太太大声的问了我一句,“小伙子,你要跑几圈呢?”“十几圈吧。”我边跑边答。下一圈跑回来,老太太接着再问一句,“这么跑不累啊!”“还行。”我接着答。如此反复,每圈跑过老太太跟前时,她都有个现成的问题或者感叹等在那里,停下跟其他老人的聊天跟我说上一句。“你要参加比赛啊?”“去哪比赛呢?”“有多少奖金啊?”“什么时间去呢?”“你可真能跑啊!”等等,直到我跑完这两个多小时。跑第二个长距离时,半路上直接被一位佝偻着身子在湖边活动身体的老人家给拦了下来,“小伙子,你停一停,我跟你说句话。”我只得停下来,聆听老人的教诲。“你这么跑不行!等跑出问题来就晚了。”等等,说得语重心长,一时间竟让我不知该说些什么才能让老人家放心。

看了LZ的这篇文章,有很多同感。本想看完再回复,但不等了。
一是同龄人,20年前的事情也经历过,历历在目,但这个世界的人已经忘得七七八八了。
那个时侯的北京,是一群真正有血性的人,而现在呆在北京发财的,貌似被阉割了似的。
二是也是差不多年纪,我也是偶尔看了春上的书,开始了自己的跑步历程的。
三是中国内地的生活环境,委实难以吸引外来人居住。
这两年我们的经济是上去了,人的思维还是蔽塞的,难以容忍自己不理解的事物,或者不愿意去理解别人的想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山友户外网

GMT+8, 2024-9-29 09:38 , Processed in 0.26748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