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雪山-宗教文化 梅里雪山梅里雪山地区是一个多宗教,多教派的藏区,以藏传佛教为主体,并存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多宗教共存。
藏传佛教有萨迦、宁玛、噶举和格鲁四大派,其中以格鲁和宁玛派影响最大。该地区的藏传佛教中,最有影响的
历史事件是:
噶玛.拨希,二世大宝法王,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的创始人,1268年朝圣卡瓦格博,确定了梅里雪山大小转山线路
噶玛.让穹多吉,三世大宝法王,1326年朝圣卡瓦格博
藏传佛教十世班禅大师确吉坚赞,1989年10月,曾在卡瓦格博峰前举行隆重法事,今已刻石立碑留下胜迹,供游人瞻仰。
藏传佛教十一世班禅大师确吉坚赞,2006年5月24日,在飞来寺面对卡瓦格博举行了庄重的朝拜仪式。祈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民生活幸福安康。之前还云遮雾绕的卡瓦格博峰已云开雾散、展露真容,在阳光的照耀下,放射着神奇的光芒。
寺庙分布:
该地区现共有14座寺庙,民主改革前有24位活佛,现有活佛8位。以下是梅里地区的寺庙分布:
东竹林寺:始建于1667年,现位于德钦县奔子栏乡,214国道旁,在册僧人636人,有五层大殿一座,辩经院一所,法相学院一所,104所僧房,属格鲁派黄教
噶丹德钦林寺:位于德钦升平镇,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由五世达赖赐名,属格鲁派黄教
噶丹羊八景林寺,又名红坡寺,位于德钦云岭乡红坡村,始建于公元1514年,属格鲁派黄教,有清咸丰皇帝赐匾“化行南帮”一块,有活佛一人,僧人80人
塔巴林寺:云南唯一的藏传佛教尼姑寺,位于德钦奔子栏乡书松镇,始建于公元1772年,现有尼姑115名
永主顶寺:位于德钦燕门乡赤尼自然村,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现有僧人80人,属宁玛派红教
崩贡寺:位于德钦燕门乡石底村,始建于1637年,现有僧人50人,属宁玛派红教
拖拉竹寺:位于德钦燕门乡拖拉村,现有僧人30人,属宁玛派红教
玉仙寺:位于德钦县奔子栏乡牙隆村,始建于公元1618年,现有僧人33人,属达隆噶举派
禹功扎西曲批林寺:位于德钦尼通村,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属噶玛噶举派
风俗习惯:
1.喝酒的礼仪:到藏民家做客,主人必先敬客人青稞酒,客人应用右手指蘸酒,向空中弹三次,再满杯饮干,否则主人会不高兴,认为客人不懂礼貌或瞧不起他。
2.喝酥油茶的礼仪:客人进屋坐定,主人用酥油茶招待客人,客人应饮两碗或两碗以上主人才会满意。
禁忌:
1.忌杀生,藏族禁忌中,最大的禁忌是杀生。受戒的教徒在这方面尤其严格,他们虽吃牛羊肉,但不能亲手宰杀。
2.遇到寺院、玛尼堆、宝塔等与宗教有关的建筑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若是走反了,不仅没有功德,还会有罪过;不要随意拾取玛尼石,更不可坐在玛尼堆上。
3.忌用单根手指指点佛像,指示佛像时必须五指并拢,以示崇敬,对活佛应行跪拜礼,如在路途中相遇,要退于路旁脱帽躬腰,待活佛走后再上路。
4.家有病人时,忌生人来访,怕生人带来鬼怪。
5.禁止将骨头扔进火里,否则,也被认为会带来鬼怪。
6.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不得逆转。 7.睡觉时头对火,不能脚对火。 梅里雪山-雪山特色 在梅里雪山,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雪峰就有13座,也称太子十三峰,从左到右(从南到北)依次为:
缅茨姆峰,亭亭玉立,气质若兰,传说是喀瓦格博山神的妃子,海拔6054.
洛拉争归贡布(红脸神峰)则如一个胆小羞怯的孩子,躲藏在缅茨姆身后。
加瓦仁安,形似法冠,也称五方佛峰,五佛冠,海拔5470.5。
巴乌八蒙,也称英雄女儿峰,浑圆饱满,摄人心魄,海拔6000.1 。
巴乌八蒙的右侧是帕巴尼顶九焯峰,藏语意为十六尊者峰主峰喀瓦格博,一座完美的金字塔雪山,海拔6740。
玛兵扎拉旺堆峰,也称无敌降魔战神,海拔6365。
奶日顶卡峰,海拔6379 。
粗归腊卡峰,海拔5993
梅里雪山-物种概况 动物
独特的低纬度冰川雪山、错综复杂的高原地形、四季不分而干湿明显的高原季风气候,使梅里雪山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云豹、羚牛,有二级保护动物黑熊、小熊猫、猞狸、黑麝、大灵猫、小灵猫,还有珍稀的白尾稍虹雉和雉鹑,以及凤头鹰、红隼、血雉等等113种可爱的鸟。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将其列为世界上5片“最后的净土”之一。
植物
在植被区划上,属于青藏高原高寒植被类型,在有限的区域内,呈现出多个由热带向北寒带过渡的植物分布带谱。海拔2000米到4000米左右,主要是由各种云杉林构成的森林,森林的旁边,有着延绵的高原草甸。夏季的草甸上,无数叫不出名的野花和满山的杜鹃、格桑花争奇斗艳,竞相怒放,犹如一块被打翻了的调色板,在由森林、草原构成的巨大绿色地毯上,留下大片的姹紫嫣红。
|